系列专题:《做人做事好习惯:对人命运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为7个层次,这7个层次既包括了物质的需要,又包括精神的需要。当一个人成功地爬上山顶,他也许完成了自我实现的需要,也许满足了诸多物质需要,可他仍然有很多需要是无法实现的。 如尊重的需要。他希望别人尊重他,可他的所作所为却无法让人尊重,只能让别人感到他膨胀的野心、残酷的手段、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行径,人们对他只是畏惧。处于这样的一种境地,他能放松、能快乐吗? 像归属和爱的需要。成功者往往都是一些工作狂,或者夜不归宿,或者回到家里蒙头大睡,丝毫不跟家人交流,对家人冷漠、自私。即使他最后成功了,他也不会和家人一块享受成功的欢乐、幸福。更何况有的时候,为了他能到达高处,不惜抛弃家庭和亲人,忽视亲人的感情。 谈到爱这个需要的实现。更让这些成功者感到"高处不胜寒"的是,他们并不明白成功的意义及价值。有些人只是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却根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向这个目标奔去。一旦他成功了,他感到的不是愉悦,反倒是达到目标之后的失落、茫然、手足无措,甚至是空虚、无聊。 霍尔巴赫说:"惟有人道、慈悲、同情和公正的人,才能得到自己需要的情感。" 所以说,真正的成就应该融合了成功、财富、服务他人的满足感、真挚的友谊,以及享受生命中所有幸福的能力。 如果你是一个成功者,或者你已身居高位,你又不想成为"高处不胜寒"式的人物,那你除了加强自身的御寒能力之外,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下工夫。 1.知足长乐 当你已到了某个较高的位置,你不妨学学中国古人的做法:安分守己,知足长乐。这起码可以让你的灵魂平静、肉体放松,从已有的成功中享受乐趣。 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明明已体会高处之寒,仍不知满足地觊觎着更高的地方。 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夫人就是这样的人,已经到了很高的位置,可还是权力欲极强,最后让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让神来惩罚她的罪恶。 汉初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自恃兵权在手,虽然明白"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但还是不满足于自己王侯的身份,还想更上一层楼,被吕后抓住斩首,并且灭了三族。 2.联系群众 成功人士有一大缺点即看不起人民群众,这其实是不对的。"红花还得绿叶扶",向来成就大事者,离了人民群众无异于自毁前程;同时,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可增加人民群众对你的信赖,又能缓解你居高位的紧张与不安。 3.要有家庭观念 "高处不胜寒"实际上即缺乏温暖。所有的温暖之中,家庭的温暖是最亲切、最无私又最温馨的,就像所有的不快乐会在见到宝贝儿子、女儿时烟消云散一样,你在高处所体会到的种种寒意都会在家庭的温暖中化于无形。你可以和家庭成员共同体会成功的欢乐,同时你也可以和家庭成员共同抵御在高处的寒冷。 □攀比对你有百害而无一益 尽管我们都知道"人比人,气死人"的道理,可在生活中,我们还是要将自己与周围环境中的各色人物进行比较,比得过的便心满意足,比不过的便在那儿生闷气发脾气,这其实都是我们的攀比之心在作怪,说白了还是虚荣心在那里作怪。

有这种心理的人,会将别人的什么东西都拿来与自己的进行比较:家里住多大的房子、有什么样的车子、老公的样子、花钱的派头、地板砖的质料、孩子的学习,当然更多地就是比看谁家住的、吃的、用的、玩的更阔气! 历史上常有权贵们互相攀比的例子: 北魏时期河间王琛家中非常阔绰,常常与北魏皇族的高阳进行攀比,要决一高低。家中珍宝、玉器、古玩,绫椤、绸缎、锦绣,无奇不有。有一次王琛对皇族元融说:"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而石崇本身就是一个又富贵又爱攀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