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人做事好习惯:对人命运的影响》
另外,任何人都有自己不愿让人知道的隐私,因此在谈话时千万不要追根问底、探听别人的隐私,这是生意人最忌讳的事。虽说好奇心人皆有之,但此时最好还是将你的好奇心收起来。 生意人在与客户谈判时必须注意,即使是一个很好的话题,说时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拖延下去,否则会令人疲倦。说完一个话题之后,若不能引起对方发言,而必须仍由你支持局面时,就要另找新鲜话题,如此才能把对方的兴趣维持下去。在谈话当中,对方的发言机会虽为你所操纵,但你必须时常找机会诱导对方说话,像说到某一件事时可征求他对该事的看法,或在某种情形时请他讲述自己的经验等,使对方不致只听不说,才不失为一个善于说话的人。话题转了两三次,而对方仍无将发言机会接过去的意思,或没有做主动发言的表示时,你应该设法把这个谈话结束。即使你精神还好,也应让别人休息休息了。 因此,与生意伙伴交往应酬时,假如人家根本就没有谈兴,你一定要知趣地及时刹车。即使在所谈的三分话里,也要注意回避自己的商业机密,最好只谈一些风花雪月、天象气候及时事政治之类的一般性话题,虽然言之无物,却不妨谈得趣味横生、逗乐多多,既消磨了时间,又加深了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不要使谈话陷入僵局 有些人喜欢抬杠,搭上话就针锋相对,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要加以反驳。其实,他自己一点观念也没有,当你说"是"时,他一定要说"否",到你说"否"的时候,他又说"是"了。这是一种极坏的习惯,事事要占上风。 即使你真的比别人见识多,也不应该以这种态度去和别人说话。这种谈话方式简直不为别人留一点余地,好像要把对方逼得无路可走才心满意足,相信你并没有想到这一层,但实际上你却这样做了。这种不良习惯使你自绝于朋友和同事,没有人愿意给你提意见或建议,更不敢向你提一点忠告。你本来是一个很乐于与人接触的人,但是,不幸养成了这种习惯,朋友和同事们都会离你而去。 唯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谈论当中,你的意见未必都是正确的,而别人的意见也未必就是错误的。把对方的意见综合起来,你至少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 别人和你谈话,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罢了。你若要硬做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即使确是高超的见解),对方也绝不会乐意接受的。
![第8节:第一章养成正确说话的好习惯(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10749723422.jpeg)
当你的同事向你提出建议时,你若不能立刻表示赞同,起码要表示可以考虑,不可马上反驳;假如你的朋友和你谈天,那你更应注意,太多的执拗能把有趣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 因此,你千万要谦虚一些,随时考虑别人的意见,不要做一个固执的人,要让人们都觉得你是一个可以交谈的人。 当你听到别人的意见和你一致时,你要立刻表示赞同,不要以为这样做会被人认为你是随声附和,因而就不吭声。不吭声,虽然不会被人误解为随声附和,但也容易使人认为你并不同意。同样地,当你听到别人的意见和你不一致时,也要立刻表示你什么地方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不要以为这样做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而不吭声。 人们的谈话经常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知道别人对某件事的看法是否和自己相同,如果双方意见一致,你就会感到一种同情的安慰,如果发现双方的意见有差异,你会感到这是一种刺激。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因为表示与他人不同的意见而得罪了朋友。因此,有许多人和书总是劝人们不要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其实,这种做法是很片面、很肤浅的,而且也是不诚实的表现。无论一个人是多么爱面子,除了极少数、极愚蠢、极狂妄的人以外,几乎每一个人都希望喜欢拥有忠实的朋友。不信你就试一试,如果你认识一个人,对他说的每一句话都随声附和,不说一个"不"字,也许第一次见面他很喜欢你,但是,不久以后他就会觉得你是一个圆滑的人。到处都做随声附和的应声虫,是没有人会看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