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人做事会用人:微妙的用人艺术》
一日,他聚集群臣,议定军机大事后,便说道:"子瑜与我多年共事,情同骨肉,彼此了解十分透彻。他的为人,我十分明白,刚直不阿,从不为不义之事,不说不义之话。因此,有人说子瑜私通刘备,背叛东吴,实属无稽之谈。" 众臣听了,有的表示赞同,点头称是,有的依然不服气。诸葛亮效力蜀国,又足智多谋,诸葛瑾颇有泄露情报之嫌! 为澄清诸葛瑾与其兄弟孔明的关系,孙权继续说道:"当时我也和诸位有类似想法。刘备从前派诸葛亮来东吴的时候,我曾对子瑜说:‘你与孔明是亲兄弟,而且弟弟应随兄长,你为什么不把他留下来?‘当时,子瑜就十分严肃地回答我说:‘我的弟弟诸葛亮已投靠刘备,应该效忠刘备,我在您手下做事,应该效忠于您,这种归属决定了君臣之分,从道义上说都不能三心二意。我兄弟不会留在东吴,如同我不会到蜀汉去一样!‘" 孙权借子瑜此语大赞他的高贵品格,并告诉臣下,他已把污辱诸葛瑾名节的奏章封起来交给他本人,以示对其不疑。他又对谣言惑众、无中生有的大臣予以严厉批评,说道:"我和子瑜情投意合,又是相知有素的朋友,不是流言蜚语所能挑拨得了的。" 这一番言辞使得部下心悦诚服,他们对诸葛瑾的为人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对孙权明断是非钦佩不已。从此,攻击诸葛瑾的流言不攻自破,诸葛瑾本人也恢复了从前的工作状态,尽心辅佐孙权。这些都应归功于孙权主动为部下撑腰,爱护部下的结果。 □ 增加亲密,攻"心"为上 1.强调自己与下属有共同的目标,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以前有一部电影,剧中有位老谋深算的强盗计划抢劫银行,于是他找了两个以前的手下,共商实施抢劫银行的事。后来他发现若只有他们3个人,由于人数太少,将很难成功。于是他要他的手下另外再找7个人,以便组成10个人的强盗集团。 他的手下顺利地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人手,但老强盗却发现,他与这7个新伙伴根本就不认识,他们是否值得信任实在是一个大问题。 于是他想到了每晚分别与一个新伙伴共进晚餐的好办法,席间除了交待各人所负的任务之外,还郑重地向他们表示"我也跟你们一样需要钱!" 结果由于彼此有了共同的目标,这个计划最后终于成功了。 以上虽不是一个正常的好例子。但事实上像这样沟通彼此间共同的目标,往往可以迅速地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这就和一旦发生战争,国民间的感情就会迅速地拉近的道理是一致的。我们若能将这一技巧应用到工作上,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与人初次相见,坐在他的旁边较易进入状态 相信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那就是与人面对面谈话时,往往会特别紧张。因为人与人一旦面对面,眼睛的视线难免会碰到一起,容易造成彼此间的紧张感。 相反地,与人肩并肩谈话,在精神上绝对比面对面谈话要来得轻松。因此与人初次相见,坐在他的旁边往往较容易进入状态。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与异性约会的时候。
![第33节:第三章成为下属的知己(1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1214863187.jpeg)
3.尽量制造与对方身体接触的机会,可以缩短彼此间心理的距离 有位评论家曾经说过,有一次当他去百货公司买衬衫时,售货小姐立刻拿皮尺,帮他量颈围。由于此时的售货员必须与他靠得很近,所以会使他产生好像与情人在一起的感觉,而生意也往往在这种气氛下成交。 事实上,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无形的"自我保护圈"。通常除非是非常亲密的人,否则不容易侵入这个范围。但反过来说,若对方已经侵入了这个圈内,则往往就会产生对方是自己亲密者的错觉。 一本杂志上有一句很有趣的话--只要男女开始勾肩搭背,他们就已经是情人!的确,人与人之间有了直接的接触,彼此间的距离会一下子缩短许多。 因此若想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刚认识者间的距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地制造与对方身体接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