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教育秘诀:父母的好习惯决定孩子的大未来》
你看这笑眯眯的"猪八戒"多可爱啊!她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既能独立思考,又有自己的观点,还能协助老师同学化解尴尬,EQ真的很不错。 也许我们受传统文化影响太深了,过于重视父母、老师的权威,以致对孩子的教育太刻板,要求太挑剔,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能有什么作为呢?瑞士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创新的人,而不是只会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事的人。"我们不要怕孩子提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要尊重他们怪异的提问、想法,这些问题背后有可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要尽量引导学生突破固定思维的束缚,推陈出新,不落俗套。如果我们一味用狭隘的标准来约束和衡量孩子,必将扼杀他们多元的思维,从而也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培养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因此,明智的家长应该刻意训练孩子料理自己的生活琐事。 其次,家长应努力挖掘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孩子拆散了钟表或弄坏了玩具,家长不要予以惩罚和责骂,而是要引导孩子弄清楚这些器具的机械原理。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设计一些小东西,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还让孩子通过自己动手而学到新知识。 再次,家长要小心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问题太过于荒谬,而嘲笑或批评他;相反的,对孩子超出常理的思考方式应该予以鼓励,这种非比寻常的思维很可能是今后科学创造的开端。独立思考意味着在思考问题时要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积极主动性。独立思考是科技发明、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为他们往后的成功打好基础,也有利于他们目前的学习。 创造精神是独立思考的一个重要成分。人的创造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良好的创造氛围,可以促使创造人才出现;不良的,甚至恶劣的环境,则会扼杀创造人才的出现。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创造者,他们只是喜欢思考。在科学的殿堂里,凡能拥有一席之地的,往往都是一些标新立异者。他们往往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任何新的理论刚提出时,都可能被人们嘲笑,提出者也可能被人们骂作是疯子,他们的成功都归功于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 注重细节 注重细节亲子BLOG 米苔目 某天,小强的爸妈刚刚因为小事争执完,碰巧小强正带着同学回家玩。 小强一看见妈妈,立刻大叫:"妈,我要吃点心……"看到爸爸也在家,跟着喊道:"爸,陪我们去打球,走啦走啦!" 身边的同学看到小强爸妈脸上僵硬的表情,连忙把小强拉到旁边说:"你真的是‘米苔目‘(意指比‘白目‘更‘白目‘的人,‘白目‘即白眼,也指一个人不会看清楚现在的情况而耍白痴、搞不清楚状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耶,连你爸妈刚吵完架,心情不好都看不出来,我们先回去了啦!" ★懂得观察周围细微事物的人,往往能在这些观察中获得关键信息。从小养成孩子注重细节的好习惯,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胜过别人。 许多事情制胜的关键,往往是被忽略的小细节。而下面这个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1685年,里奇蒙德·亨利伯爵带领军队来攻打查理,这场战役将决定谁有统治英国的权力。战争进行的当天早上,查理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快点帮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 "你得等等。"铁匠回答,"我前几天帮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儿铁片来。" "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国王的敌人正在推进,我们必须在战场上迎击敌兵,有什么你就用什么吧!"
![第10节:注重细节(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14285429445.jpeg)
铁匠埋头干活,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