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可以做朋友吗 同事能成为朋友吗?



     有人说职场无真朋,不过是貌合神离的酒肉之友。也有人说,职场有真情,同甘共苦,同仇敌忾的同事亲如战友。同事,这个每天至少8小时跟我们在一起,共处时间甚至超过家人的“熟人”,若说冷淡如“路人”,肯定不妥,但要说是“朋友”,很多人心里恐怕又要掂量掂量,又有多少人敢于放下戒备、防御,冒险一试?

  其实,仔细回想,我们极少把“朋友”和“同事”定义在同一个人身上。即便是关系非常好的同事,我们向第三人介绍时,也是将“同事”作为第一关系,无论在工作场合还是生活中。

  很多时候,我们的朋友是由“前同事”转化而来,但这显然也要经过选拔、淘汰,不是每个“前同事”都有幸能成为我们的朋友。这是不是说明,我们对于“现同事”都保持戒备,内心保持距离,以免他日兵戎相见时,被“朋友”之义牵绊?

  “我们到职场是来厮杀的,不是来桃园结义的”,这句话大概是不少人内心的独白。在一个充满硝烟的地方,发生错误的“情感”,终究不会有好结局。这话是矫情了些,但多少残酷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让人对同事间的“友情”望而却步,宁愿孤独,宁愿一人仗剑天涯,而不会与隐形的竞争者坦露真心。虽然累,但有安全感。

  商界大佬中,由同事成朋友,最后决裂的故事不在少数。张大中、陈晓、黄光裕,从亲密到分崩离析的剧情如同黄金档电视剧。曾经视为“缘分”的偶遇、结识、惺惺相惜,最后被总结为一出出的“阴谋”。看到他们,让人不寒而栗,心里对原本已被渲染得神秘又冷漠的职场,又添了几分戒备,对面前笑颜盈盈的同事是不是又将心门关紧了一点?

  当然,职场如同江湖,再险恶,依然有性情中人:不怕伤,勇敢“爱”,把同事发展成“兄弟”或“闺蜜”。

  兄弟和闺蜜自然是无所不谈、同进共退的。曾经遇到过一对好闺蜜,因为一人对待遇不满,找上司谈判,筹码竟然是若我辞职,闺蜜必然跟进。虽属“不职业”的少数群体,但也让人感慨,“职场自有真情在”。

  在职场能够推心置腹,把同事当朋友的大概属于“敢于直面鲜血的勇士”一类。说起受过同事朋友的“暗枪”,他们大都也有一部血泪史,但始终以尚存真心兄弟而自豪。说起一起奋斗,互相提携掩护的经历,脸上莫不是“人一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满足表情。确实,在职场拥有真心朋友着实令人羡慕。这仿若如虎添翼,尤其在人数不多的部门,永远知道自己至少有两票的支持率,环视四周的虎视眈眈,有一个可以跟自己背靠背的战友,安全感和自信心也会陡增。这样的情景,是多少梦寐以求的。

  千金易得,良朋难寻,在职场则难上加难。但职场人也是普通人,不乏真性情、志同道合者,关键是,你敢先敞开你内心的大门吗?

  交锋

  职场朋友难能可贵,在孤军奋战、腹背受敌的时候,我们或许都想过要是身边有一个铁杆死党该多好。可是,想归想,真要付诸行动,都会在心里画个问号:人在职场,我真的需要、可以拥有真心“同事朋友”吗?

  正方:职场也有真朋友

  观点一:我们需要盟友

  越是有竞争、需要厮杀的地方越是需要朋友。职场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职场人要在内脱颖而出,在外战无不胜,都需要能够坦诚相待、互相支持的“同事朋友”。试想如果有一位真心的“同事朋友”,部门信息可以互通有无,任何选举都有稳定一票,因为多了一双眼睛,蝇营狗苟的阴谋伎俩都要畏你三分,职场之路要稳固、安全很多。

  观点二:付出真心必有收获

  职场上同事鲜有成为真正朋友,是因为大家都先入为主,自我封闭,不敢以真心示人。但心里都有对职场友情的渴望,只是不敢赌,怕受伤。先敞开心胸的人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信任,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看上去“头脑简单、单纯”的同事比较容易得到大家帮助。因为他坦诚、不会算计人、对人没有威胁。这不就是朋友间应有之义吗?时间长了,自然有人愿意跟他成为朋友。朋友其实就在身边,只是看你敢不敢第一个放下戒备。

  观点三:朋友之义非八卦之谊

  有人会把“互相知道对方隐私”作为职场朋友的一个标准,这其实有失偏颇,也不切实际。“同事朋友”更多的是相互支持和信任。各自隐私在工作场合本来就难以触及,更没有必要为了证明彼此是朋友就互曝隐私。朋友未必是亲昵的,但一定是相互忠诚的。“同事朋友”能够真诚以待,彼此信赖、互助就已经是真心“朋友”了。

  反方:同事只能是“伪朋友”

  观点一:职场只有“暂时盟友”

  职场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人在职场需要同事的支持不假,但这种支持是建立在利益相同的基础上。当大家利益不同,自然这种“同盟”关系就会解除。换句话说,职场不需要真正的朋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需要跟同一阵线的同事通力协作,完成工作任务即可。当大家不在同一阵线,甚至需要竞争时,也不需顾念曾经的同盟之谊。职场讲的是规则,而不是朋友义气。

  观点二:“防同事”之心不可无

  职场如同竞技场,以胜负论英雄。同事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竞争关系,没有哪个人可以完全置身事外。竞争关系决定了同事之间不可能成为朋友。虽然同事未必都有害人之心,但为了更好的职场前途揭人之短也实属常见,职场人不得不防。若图一时豪迈,将软肋示人,岂不是自毁前程?既然同事间存在着戒备的心理,等于大家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又怎么能够成为同甘苦、共进退的朋友呢?

  观点三:只谈工作的只是“搭档”

  同事之间的交集无非是工作合作、闲暇时的吃喝玩乐。前者可以称作搭档,后者可以称为“酒肉之友”。人在职场靠的是制度和规则的约束,仅凭职场上的表现,很难判定一个人跟自己是否志同道合、兴味相投。职场之上,大家都在努力做一个并不真实,但力求完美的自己。这样的表象只能让我们推断,谁是我们合适的搭档,而不是谁能成为“朋友”。

  网友评论

  有人受过同事的恩,也有人吃过同事的亏;有人待同事如兄弟,有人视同事为死敌。“同事”真是一个令人爱憎难辨的群体。网友们,你们怎么看?

  阿香香:

  同事在一个部门永远只有利益关系。你太强了别人要超越你,你们在一个起跑线上别人要甩开你,你太弱了别人又嫌你对他没帮助。即使有暂时的朋友关系,那也是因为你们有共同的对手。一旦共同的对手没了,你们就是对手。所以千万不要把同事当朋友!

  二卡:

  谁说同事不能成为朋友了?一天24小时,除去睡觉的时间,和同事相处的时间要占剩余时间的一半,你能把他们当作是陌路人吗?如果人一生中有一半的时间竟然是处于尔虞我诈的猜疑、竞争中,人生该多么悲惨!

  救火侯:

  其实只有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同事才可能成为朋友,因为大家都是新人,比较单纯,还没有利益冲突。时间长了,大家都成熟了,利益冲突也出现了,朋友关系就难以持久了,除非后来都不在一个单位了,可以继续做朋友。否则迟早因为这样那样的矛盾而散伙。

 同事可以做朋友吗 同事能成为朋友吗?
  无悔:

  人基本上都存在“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可能在进入职场前,就听人讲过同事间只有竞争对手没有朋友。所以,在潜意识里就把同事想象成对手,进而开始互相猜疑、勾心斗角,打击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坏丫头:

  一个Office里的同事要成为知心朋友确实很难,因为存在很多的因素:性格问题、利益冲突等等许多东西。不过我很幸运,在我刚步入社会后的这个企业,虽然在物质和环境上很差,但是我却觉得很幸运。因为我们部门四个女孩子相处的很好,有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感觉。

  上校新兵:

  工作了这么多年,让我感受到单位里的同事,他(她)永远都只能是同事,而没有办法变成朋友的,因为在一个单位里,不可能没有利益的冲突,在利益面前,谁还认得谁呀?我不相信单位的同事会成为朋友,即使有,那也是短暂的,而不可能像中小学的同学那样,对你是真心实意。

  050721:

  同事间应增进了解,互相沟通,少一点猜疑、多一些体谅和信赖。等你用真心去观察和了解一个人,你会发现,其实人都挺好的,可以做朋友。也许有的人私心重一些,但我们要知道,人人都有私心,只是表现不同。对朋友也不能要求太苛刻。

  骏马弯刀:

  我觉得这要看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中,如果是一个有发展潜力、企业文化好的的公司,很容易形成一个精诚团结、共同为目标努力的团队,成为朋友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放在机关单位里,恐怕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458.html

更多阅读

糯米粉可以做什么 糯米粉能做什么

糯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主食之一,不足为奇,但是糯米磨成粉后可以用来做菜肴,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在偏南方的城市用的比较少,使用最为广泛的主要是江、浙二省一带。 那么糯米粉可以做什么佳食呢? 糯米粉可以做的菜品种类很多,如奶香糯米

声明:《同事可以做朋友吗 同事能成为朋友吗?》为网友落幕情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