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和次级贷款证券危机愈演愈烈,已经将德国和澳大利亚的金融机构牵扯进去,某些台湾金融机构也在这一危机中有较大损失,东亚已经隐现遭受危机冲击的前兆。因为美国次级债务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市场,所以风险最终可能会受到控制。
8月7日,欧洲和美国股市大幅回升,说明欧美金融机构在危机冲击之下已经显露出初步企稳的迹象,即使由此倒闭一批中小金融机构,也是历次金融危机中的正常现象。 就在此时,美国财政部却发布一项研究表示,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机构购入按揭证券从559亿美元增加516亿美元至1075亿美元,占同期亚洲投资按揭证券2260亿元的47.6%,更有业内人士估计其中相当部分为高风险的次按业务。美国公布这些数据其目的是不言而喻的,言下之意不外于在欧美开始企稳之后,危机可能由此扩散到全球其他市场,中国也是无法逃脱的。 一些东亚金融机构确实也未能幸免,新加坡星展集团和大华银行、台湾人寿保险和新光金融控股公司等都与危机有所牵连而遭遇损失,连日来东亚股市大幅下跌,其中尤以银行股跌幅为甚。有媒体报道称,我国的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甚至也持有一部分次按资产,但由于数量较少而影响甚微,只是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这项研究数据才将中国涉及危机的规模扩大化,那么我们不妨探寻一下其后果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果单以东亚和中国涉及危机的规模来看,与美国金融市场损失规模高达500到1000亿美元相比,本身是并不足惧的,何况远离中国和东亚本土,而东亚和中国的银行体系都十分健康,所以即使损失相当部分的美元资产投资,国内市场也有天然的隔离屏障。但是如果将次贷危机与大量外资联系起来看,特别是与快速增长的大量短期外债联系在一起,问题则可能要严重得多。 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7月《亚洲经济监测》报告称,大量涌入的国际资本在2006年创纪录地达到了2690亿美元,并带来了货币升值及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压力,2007年泰铢升值已超过17.6%,菲律宾比索升值超过9%,东亚各国资本市场增长迅速,波动性迹象日益凸显。7月中国外汇管理局公布,截至3月末短期外债余额为1906.33亿美元,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57.50%,攀升为历史最高水平,一份权威报告也指出流入A股市场的热钱多达230亿美元。 短期资本频繁跨境流动一直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先兆,如果目前这些短期资金借美国次贷危机集中撤出,就容易引起国内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这可能是中国受次贷危机影响最为显著的后果,而其焦点则集中在人民币汇率上。一旦人民币汇率跟随美元上涨而出现大幅回调,投机力量就可能借助于人民币汇率大幅走低而兴风作浪,将次贷危机“空降”到中国金融市场,并由此引致股市跟随人民币汇率剧烈震荡。 目前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已经显著放宽,人民币汇率也在汇改以后出现了几次大幅下跌,其波动性显著增加,受危机影响剧烈波动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而与人民币汇率一直高度相关的股市走势也容易受到影响。一旦人民币汇率不能保持稳定,国内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随之放大,所以当前最应警惕的是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此文发表于上海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