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8月鲍尔森就任美国财长第一次公开宣扬强势美元以来,我们已经看到美元多次出现大幅下挫了,尽管美元也有突然走强式的回升,但是却不那么强势。相反欧元和欧系货币却不断创出高点,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也稳步上升,其中澳元和纽元更是一支独秀,而强势美元给人更多的好像是镜花水月,看得见摸不着,鲍尔森这为投资银行家总是令市场美元多头一次次失望。 这一次,鲍尔森在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强劲反弹的支持下,又拿着强势美元说事了。实际上,“2.27股市暴跌”和美国房屋出售大幅下降的时候,鲍尔森都出来“护盘”过,不过那个时候美国经济的确难以令人放心。2007年以来美国房产市场延续了2006年末的下跌走势,次级贷款问题也有所恶化,甚至爆发了不大不小的危机,“风险在扩散”已经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同。 但是美国经济同样有一些动人的地方,首先是随着外资不断流入美国赤字大幅缩减,美国财政部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0月开始的美国2007财政年度头9个月里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大幅下降41.4%,2006年外国投资者在美开办公司或收购美国企业的资金总额较2005年也大幅增加了76.7%达到1615亿美元。并且尽管欧元在官方储备中的比例上升、美元比例有所下降,但从绝对数量上来看,美元储备仍然是上升的。 另外,由于6月美国长期债券收益率曲线突然大幅走高,也吸引了不少国际资金流入美国,以等待美国长期利率的逐渐回升。特别是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从第一季度的0.7%大幅反弹,而且美国的失业率自去年9月以来一直保持在4.4%左右的较低水平,由于美元下跌美国出口也在不断增长,2007年4月份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达到创纪录的1295亿美元。这些利好因素对美元也有较大的支撑作用,否则美元可能早跌得惨不忍睹了。 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正如鲍尔森所说的,美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是不错的,只是欧盟经济增长更为强劲而使欧元一直压制住了美元,如果美国经济增长能够稳步上扬,可能强势美元只是早晚的事。鲍尔森这次重提强势美元的老调,有众多利好数据的支持,自然没有了此前的尴尬,但是真的出现强势美元也将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好比长期资本已经开始进入美国,准备抄美元资产的大底,而短期资本却仍然在世界各地游荡,等到强势美元的趋势完全确立之后,可能才会吸引大量短期资本频繁进入美国金融市场。 值得我们注意的,并不在于鲍尔森与强势美元这件事情本身,而是美国从容地避开了通胀的大幅上升,甚至5月份以来美国通胀还温和下降,与欧盟通胀上升和新兴市场通胀率居高不下相比,没有出现的强势美元反倒帮助美国从容地避开了通胀,如果这段时间美元汇率一直维持强势的话,可以肯定美国的通胀不会像现在这样温和。至少也要向欧盟那样连续几次加息才可以控制得住,而新兴市场的利率则已经很高了,所以美元疲软是美国通胀更容易控制一些。
![美元强势对中国的影响 怎样看鲍尔森的强势美元老调?](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15171114600.jpeg)
这实际上提醒我们,货币是否强势并不仅仅在于其汇率有多高,像日元经历了大幅度升值之后,其国际化却远远落后,而鲍尔森所谓的强势美元从很大程度上来看,在于维持了较低的而且容易控制的通胀率。这可能就是决策者与市场的区别,市场往往见注意力放在汇率的升降上,或者放在收益的多少上,而不是从通胀这个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货币是否是强势,从中我们或许也可以发现人民币升值的真正困境所在。 (此文发表于北方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