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问题、矛盾交织,对市场化改革进行反思实在必要,这些问题本身就说明反思的必要性;但以此为由,反对市场化改革甚至阻碍改革,那就是因噎废食了,不仅这些问题解决不了,还会带来更加严重的问题。笔者认为,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必须坚持,在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和人民总体素质条件下,实在找不出比这更好的办法,不是最优也是次优。
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不是由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带来的,而主要是由以下两大因素引起的:一是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不够全面,以至于对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定位不够清晰。如钱颖一教授所指出的,“经济学家往往只关注所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却尚未充分研究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后一关系看,市场经济是有好坏之分的。好的市场经济建立法治基础上,法治能很好的制约政府和经济人的行为;而坏的经济建立在非法治基础上,结果是政府和经济人的行为双重扭曲和叠加,一系列的乱象由此而生,广为人们所诟病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就是最好的事例。
二是某些改革的方式选择不当。改革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必须高度重视改革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改革方式的成本——收益是不同的,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改革成功的关键是降低改革成本,尤其是其中的震荡成本或摩擦成本,也就是要使改革具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性质。错误的改革方式很可能因震荡过大而将方向正确的改革推向绝境。比如国有企业的改制,方向本来不错,一些地方搞强迫命令、规定明确的时间表,没有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结果是困难重重,怨声载道,事件不断。这是对改革决策者智慧的一大考验。
总而言之,对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必须推进而不能停滞,但我们所要建设的市场经济,不是坏的市场经济,而是好的市场经济,我们所欢迎的改革,不是不顾代价的改革,而要震荡最小的改革。
作者:王仕军,男,南京政治学院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联系地址: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防经济教研室
联系人:王仕军
邮政编码:210045
电话: 1377641473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