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制造企业 中国何以制造世界最大不公



别人有求于你办事,你付出了精力和金钱给别人做成了,人家给你一定的回报,这是合理的吧,不应该算是行贿受贿吧?

政府官员,帮别人做了一些事,收受一些物物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是帮助了别人,别人送礼物,也是在当事人感觉到物有所值的基础上才送礼的。享受到政府官员的超值服务,难道不应该付出成本吗?既然要付出成本如果不是给直接办事的政府官员,难道是给慈善机构?

前两者都应该属于市场的交易,只不以个人精力、财力作价交易的是合法的,而政府官员以国家权力或者国民财富作价的交易则是不全法的。

 

抛去受贿一说,单单从商品交易层面来讲,我认为都属于公平交易。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只有不公平的交易,才是不合理的。

 

中国是公有制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国有资产属于人民。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国有资产、国家权力被贱卖,那么结果只能是人民在遭受损失。

 

以低于市场价格卖掉国有资产。比如3000万的国有资产作价60万卖掉,那么将意味着国民财富损失2940万。这是不公平交易。(注:本文3000万和60万的数字引用文章《渝鄂不良资产处置透视3000万国有资产才卖60万》一文)

 

如果贱卖国有资产的官员,在交易的过程中,发现买家出的价格远远低于交易商的实际价值,而从中索取 2000万的贿赂,这种行为我们认为是成违法的,是贪污受贿。但实际上这个交易过程,还是较不收取贿赂的交易而言相对公平,起码价值3000万的国有资产以同样的低价格成交,收取贿赂则过多的体现了商品的真实价值。

 

 中国最大的制造企业 中国何以制造世界最大不公

当然贪污受贿是违法的,损害了国民利益。但我们重视腐败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另一个问题:即如果不贪污受贿3000万的国有资产作价60万,是一样损害国民利益的,但同样是损害国民利益的贱卖国有资产,后者竟然是合法的,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如果收受贿赂3000万的国有资产可以作价60万成交的话,那么不收收贿赂,3000万的国有资产也可绝对能以60万的价格成交。那么这其中的重要的问题就不应该是如何避免受贿的问题,而是3000万国有资产为什么能作价60万的的问题?是商品为什么不能按市场公允价值交易问题?如果任凭合法的不公平交易大量存在,那么国民的利益是无法保障的。

 

所以中国的贪污腐败是枝节问题,而根本问题是其上的体制问题。

以上我们讲的是单单贱卖国有资产的问题。下面我们进一步探讨贱卖国家权力的问题。其实国民财富和国家权力都属于国民利益,都是要保护的。

比如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大家都知道中国股市是一个垄断新股发行的市场,上市公司一旦上市,就意味着拥有增发,配股等圈钱的权力,这使得每一个资产为零的上市公司一样拥有数以亿计的壳价值。

所以多少年以来,每个公司想要上市都要跑关系,以至于证监会王小石案仅仅因为售卖凤竹纺织发审人员名单就能获利数十万元。(经过此案之后,管理层在发审环节上作了一些改革,即委员名单再次公开、透明。这保证了发审过程的清廉。)

本文探讨的不仅是贪污的问题,主要是商品如何公平交易的问题。从商品公平交易的问题层面讲,王小石收受指路费,发审人员收受好处费,这都将加大要上市公司的成本,促使权力公平作价,使市场交易价格相对公平。而实际上管理层,仅仅是在避免贪污腐败的层面下工夫,但新股发行仍然管理层垄断,国家权力仍然继续贱卖。能够作价的权力不再进行作价,不公平的交易仍然是在继续。中小企业板一样在批发着大量的亿万富翁。

权力的垄断必然导致权力高价,而不解决垄断,不解决行政效率,那么就必须保证权力以合理的价格进入市场。如果还要维持权力的高垄断,还要保持官员的清廉洁,那么结果权力的价格只能依附于商品上,最终产生不公平交易。

 

所以新股发行不公平交易仍然在继续。我们看到的新股发行,都是清一色的东方不败,特别是中小企业板,批量生产亿万富翁。最近几只新股的发行,开盘当天动辄是500%的上涨。这一过程虽然不存在证监会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但新股发行的权力被贱卖是一定的了。

 

如果说证券市场有点复杂,那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网吧证被炒到100万这个案例。当2007年众部委联合下发文件,不再审批新网吧之后,结果导致原来的网吧证价值上涨。上海地区个另网吧证被炒到100万之高。为什么出现这么高的市场价格呢?显然是不允许再增加新网吧的权力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权力介入市场之后,权力应该作价的。本应该价值不非的网吧证,当初为什么那么廉价的就卖给市场了呢?这是不公平交易,必然导致市场的不公平。

当权力不直接作价的时候,权力的价值就直接体现到商品上去了。在垄断前提下,国家权力不作价,那么直接导致的就是人民的财富遭遇损失。因为人民在购买、享受这些垄断行业的商品和服务的时候是必然要付出过高的成本的。

只要存在交易就有商品。当然商品不仅仅是看得见的物质,金融衍生品是看不见的东西也属于商品。所以权力只要在市场上作价了,那它一样属于商品。既然是商品就应该体现它商品的价值。中国行政的权力往往是垄断的,这导致和附属的商品其价格也出必然是垄断的,如春运的火车票,比如医院的专家挂号单。在垄断的前提下,其价值都超过了其实际价值。即权力依附在商品上了。所以,春运无论车票销售过程如何清廉,都必然导致国有资产(权力)的贱卖。  

一方面中国的体制继续维持着权力垄断的局面,另一方面做表子还要立牌坊,贱卖了国家权力,还要维持政府官员清廉的形象,结果可想而知:高房价,高教育收费,高医疗收费,直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房地产商从国家低成本拿到土地,倒手就能大赚,廉价商品房房号可以炒到20万;证券市场,零资产的壳公司可以炒到几个亿…………

 

其实根源都是在权力垄断和国有资产的公有产权上,如果不能解决公有制下的产权问题,权力垄断问题,那么就应该将权力和国有资产进行市场化定价,比如通过证券化给国有资产定价,这样就不会出现贱卖。

权力和国有资产被贱卖的时候是国民在损失。而且整个交易的过程属于一个明显不公平的交易。目前中国这个体制正在导演世界上最严重的贫富分化,这已经成为事实。

 

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发起人股东的一夜暴富;国有银行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因为不是通过证券市场的合理定价,结果直接导致外资股东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成交。地方政府处理国有资产,如果离开市场定价,结果就必然是一系列的腐败和贱卖。(建议加快资本证券分进程,一切国有资产的交易都要通过证券市场公开、公正、公平的交易。)

   关于中国国有资产,国家权力贱卖的问题,其实根源是在于中国的体制上的国有资产、国家权力不受制约。而发达国家产权私有,民主选举。任何一块资产,如果被贱卖都会被产权所有者制约的。任何一点国家权力如果被贱卖,也会被民主制度否决。而不象中国,存在大量的国有资产,存在巨大的国家权力,这些国有资产,国家权力随时可能被被贱卖,甚至被无偿送出。

 

      所以解决问题的手段在于解决体制根源,而不是其他。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那么我倒支持贪污腐败。毕竟那样从市场公平交易的角度,这体现了国有资产,国家权力的真实市场价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4673.html

更多阅读

日本长寿企业 坚持活着,中国诞生的长寿企业

      1998年,我在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学习,专家们对中国企业寿命是持悲观态度的:9年,这是中国企业管理专家们对中国企业平均寿命的结论。  歌德曾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真理之树常绿。  无数的中国企业在9年前就死去,也有很多的中国公司

中国民营汽车企业 中国什么样的汽车企业能够胜出?

1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全年的产销数据,1800多万辆的水平让中国市场再次占据了世界老大的位置。不过,这已经不再是新闻,因为之前这已经成为业界几乎一边倒的认同。所以,要总结车市,需要找点与众不同的事情来说说,也算是承前启后

中国的寡头企业 警惕中国出现品牌寡头

    品牌寡头(Oligopoly Brand)是指由于政策垄断或市场竞争中的胜出者控制了市场中绝大部分份额,寡头市场具有一下特征:品牌数量少,厂商互相依存,容易形成垄断价格同盟。比如碳酸饮料中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飞机制造业中的波音和空客

声明:《中国最大的制造企业 中国何以制造世界最大不公》为网友天总会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