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 金融战争中的“攘外必先安内”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放开,中国的金融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国际上的巨额热钱一直关注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最新动态,时刻准备着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中国的金融体系“深刻的教训”。这对我国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水平能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引发日本经济噩梦的“广场协议”,天文数字般的日本国民财富随着美国强制要求日元升值而人间蒸发;我们应该时刻谨记源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泰国甚至是东南亚多数国家的金融体系在国际热钱的冲击下支离破碎。金融大战,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会让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人间蒸发,会让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瞬间坍塌。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股市过热的最直接原因来源于投资者预期政府当局会强势打压房地产,部分房事的热钱涌入股市。当前,针对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大,股市投资过热的现状,监管当局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加息和升高准备率。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 金融战争中的“攘外必先安内”
  加息和提高准备率对股市的抑制是显然的,对维护国内金融秩序也许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我们不要忘记,人民币去年以来一直在升值,虽然在外汇管理局、商务部等的努力下,近期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有所上升,但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很大。

  当前美元指数一直弱势,美元很可能进一步贬值,人民币升值很有可能将延续。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息意味着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央行此举,意味着将国际收支平衡置于稳定国内金融秩序之后,“攘外必先安内”的监管思想体现殆尽。

  纵观中国历史,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中国从来不缺乏“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但中国人的内耗和相互算计也闻名于世界,国内的资本剩余有多少用于实业投资?有多少在致力于财富的增进和社会福利的增加?房市已经成为富人掠夺穷人财富的一种手段,股市泡沫见证着投机和浮躁。

  对于我国,堡垒向来都是从内部攻破,金融当局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各种针对国内资本市场的举措必将连续推出,金融战争中的“攘外必先安内”必将延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4778.html

更多阅读

1997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香港金融保卫战 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

  1997年7月2日,一条消息震惊了全世界——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狂跌20%。    泰市大幅贬值犹如巨石击水,在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掀起了滔天巨浪。7月11日,菲律宾央行在4次加息无效的情况下,宣布允许菲律宾比索

法博齐 《法博齐讲金融》 第3章 金融体系中的参与者

   金融危机的发生的确让人难以预料,并且每一次金融动荡又似乎各有其独特之处,然而几乎所有的此类事件都有两个共同之处。首先,大的金融危机通常都会涉及相关金融机构或者金融市场,此类机构或者市场往往规模较大或者在金融系统中扮演

中国企业:把握金融危机中的战略机遇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2008年以来,受欧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发达国家或将陷入衰退。相对而言,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这得益于我们有着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发展基础。“危机”一词意味着危险与机会。在1998年

声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 金融战争中的“攘外必先安内”》为网友看吥見嘚鮇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