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贷款商品是在庞大而复杂的动态经济社会环境中进行交易活动的,中国银行业贷款定价模型的建构应当从中国国情行情出发。一旦离开了特定的国情行情搞所谓的贷款定价模型设计,由此所设计出来的贷款定价模型,将很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和“墙上芦苇”,中看不中用,缺乏实践上的可操作性。那么,当前与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高度相关的国情行情有哪些呢?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中国目前正处于高利差时期,存贷款利差很大,例如浙江全省达4个多百分点,丽水全市更是高达5个多百分点,并且还将持续一个较长时期的高利差。存贷利差大,使得同业竞价空间也很大,商业银行对同业竞争尤为激烈的特优客户需要作出让利,这就决定了在定价模型中应当考虑竞争性让利因素。
二、中国县级及其以上政府掌握着巨大的存款和贷款等金融资源分配权,以政府为背景的贷款之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和利率高低,会引起以政府为背景的存款和贷款等金融资源分配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因而对商业银行定价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在定价模型中应当充分考虑贷款所派生的一系列存款、贷款和中间业务收入等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三、一个理想的利率定价信息系统,是与商业银行内部各个信息系统高度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它既要从银行成本管理系统中获取运营和操作成本信息,也要从银行风险管理系统中获取有关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经济资本占用等风险参数信息,还要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收益率曲线和流动性调整等信息。从关系定价的角度来看,理想的利率定价信息系统还应该从银行内部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已有客户综合贡献度的信息;从全面管理会计实施的角度来看,还需要得到银行内部各个责任中心之间内部服务和内部成本转移的信息。从用户端来说,它还应该具备移动办公的能力,使系统用户(尤其是业务谈判人员)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登录系统以得到系统的支持。然而,中国银行业贷款风险及其数据信息建设严重滞后,缺乏对历史数据的长期收集和分析,信息加工处理很难正常运作,定价模型无法成为风险定价操作的工具,只能运用人工处理的方式,进行简单的缺口分析;大多数商业银行缺少大量信贷产品定价的原始资料,无法形成自身的定价分析系统,因而远远不适应于贷款定价计量化的客观要求。这就决定了计量化定价模型的推行,要求必先抓好定价信息系统建设。
四、中国银行业在贷款定价的理念上还是比较粗放,在定价操作中大手大脚。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的实际制定过程中,往往主观随意性较大,对贷款利率是否进行浮动或者浮动多少商业银行一般都缺乏规范、精细的定价标准。其利率浮动的幅度通常并不能反映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及贷款项目的风险程度,尤其在贷款需求旺盛时期,商业银行通常是不加区分地对所有贷款执行最大上浮幅度;而在贷款需求不足时,或出于对优质客户的竞争,一些商业银行就简单地按照期限档次直接套用相应的法定基准利率,或直接对优质客户执行最大下浮比例。这就决定了定价模型应当计量标准化、精细化和制度化,竞争性让利计量化、博弈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