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琢州市人民医院完成了由民营企业“联合公司”、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琢州和琢州市卫生局三方合作进行的股份制改造。
医院改制前的情况:琢州市人民医院建于1951年.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成绩。但是,现在的发展已经严重落后,医院有职工530人,政府无力承担这些人的财政支出,到去年9月份资产评沽,欠债2200万.净资产也是2200万元。在职人员的工资己经不能保证,还拖欠75名退沐人员的养老保险1390万和在职人员的400多万养老保险。保定市二中心医院也坐落在琢州市.竞争很激烈。院长于在人事上没有自主权,没有权力引进人才,也没有权力开除不合格的职工.医院跑费的现象严重,对优秀人未体现多劳多得。医院地方小,养活的人多,专业人员少,不干活的人员多,在这种情况下正好有一家民营企业琢州市联合有限公司有意接手经营医院,政府和卫生局因此下决心对医院实行改制.由副市长副书记带头,经过和琢州市联合公司多番讨论后,出台了关于改制的意见:
(1)改制过程如下:1、政府的支持:改制后的医院仍然享有政府给于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医院名称不变,所有职工身份不变,医院承担的社会功能不变。5年内医院非营利性质不变,若是政策允许,时间还可以延长。2,医院应本着稳定、提高、发展的宗旨,在由全民所有制向股份制过渡过程中,力求平稳过渡。把原有医院所有人员内部消化,但涉及到职工纪律性的文件需要由卫生局批准。3、由联合公司一次性还清医院的债务,交清医院在职和退休人员的各种保险。在职人员享受事业单位最低档案工资。4、改制模式采取政府、联合公司和北大医院联合参股.政府占5%的股份(只参与管理,不提供资金),北大医院占23%的股份〔只提供技术和管理上的投入,不提供资金的投入〕联合公司占72%的股份。新医院的治理结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由北大医院指派。一共9个董事,其中,政府2人,北大医院3人,公司4人,董事长由公司任命。
(2)改制的动力:从本案例来看,那些“认为办医院是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产业,医疗服务市场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企业家是公立医院改制的原始动力。他们看好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免税政策和经营风险低等投资条件,纷纷涌进医疗市场。推动此公立医院改制的另外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他们力排众议、强力推动,才使医院的改制得以启动和实施。其中一些领导认为,改制的更重要的目的是不仅可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于卫生领域改善公立医院的服务条件,而且也减轻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因此像医院这样能够通过市场收费养活自己的事业单位,尽快推向市场,卸掉“财政包袱”。
〔3)改制的障碍:改制初期,大部分职工对此不理解,主要是职工的身份问题,他们认为改制后成为民营医院,自己的将来得不到保证,一下子由“国家干部”变为企业人很难接受,而且有的职工到处上访告状,阻挠改制进行。
(4)改制初见成效:自2004年1月28日改制到调查时2个月来,己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职工们心态平稳。已经由刚开始的反对改制转变为同意改制,医院的秩序和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医院定期派人去北京国际饭店进行礼仪培训,使得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有了北大医院在会诊和咨询方面的参与,业务量也大有回升。原来门诊只有20人,现在达到了每天150人,每天的业务流水也由1000元猛涨到几万元,医院还新招收了80名大中专毕业生,签订了10年的合同,并且公司还投资1.2亿建起来10层24000平方米的新病房大楼,已经基本完成。估计在7、8月份就会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