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体已经注意到了现在中国股市疯狂的暴涨和疯狂的股民的进入,使得人们对于中国的股市感到了一种近乎于恐惧的感觉。因为,百姓的炒股或是进入不同的理财情景,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个别的现象。这样的风潮和趋势,似乎让人们在期待中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2006年开始的中国股市热潮持续升温。一些专家警告说,尽管中国股市走高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大环境,但是,全民炒股引发的非理性群体亢奋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官方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境内新开户股民高达500多万户,超过去年一年的开户总量。而今年股市一季度的成交金额已经超过了去年成交额的总和。截止今年4月下旬,中国股民达到9200多万户,也就是说,大约每14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位股民。多项数据表明,中国股市个人投资中,个人储蓄等自有资金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金刚经》对于当下有不同的理解,因为作为一个世俗之心,他无法具有抵御诱惑的能力和定力,现在不存在,现在是变化无常的。世上是没有现在不可以得的。因为现在就是今在。而且对于人们来说,活在当下也是很难的事情。而能够在股市中具有定力也是很难的。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而贪欲和贪婪心更不可得。在可以发财的时候不去发财,不去理财,那么财是不会理你的;但是,人们对于财富是渴望的,而且在中国的股市经历了长达七八年的低迷之后,人们似乎终于感到了应该是从中国持续增长中得到好处的时候,是要享受改革开发成果的时候了。而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不是仅仅是属于官方提供的增长数字,而是人们实际的可以感到的生活。因此在这个机会终于到来的时候,人们谁也就无法遏制自己对财富的渴望。
但是,人们在资本市场中的打拼会真的有所收益吗?提出这个问题,并非是因为在五一之前的一个比较高的股市的市值,也不是中是否可以达到4000点甚至更高,而是应该看淡中国的资本市场在从2001开始到2005所进行的三大战役还是具有效果的--分股分置改革的完成,证券股市的改革以及以基金为代表的市场的迅速发展,应该是说中国的资本市场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而且我们以往经常性的犯的一个错误是,我们太愿意把中国的股市和中国的政治环境,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放在资本市场进行考量,唯独忘记了资本市场的稳定和能够有一个健康的长期的稳定发展的局面,不是国家政治的需求,也不是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而是客观现实中的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这个基础。
因此,在现在的资本市场中的既然是进行的投资,那么风险就会存在,我们所说的最大限度的化解风险,并非是指没有风险,而是要对那些违规的和不合市场运作的因素进行有效监管。因此在现在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急需的资金或是养老的钱,或是借钱入市,都是十分危险的。因此采取积极的稳健的策略,不是国家金融的策略,对于普通的投资者也同样是重要的。
中国股市的炒风甚至也吹进高等学府。中国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日前公开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在校大学一年级学生有近一成已投身股市,大学四年级学生中股民所占比例已近八成。或是那些家庭主妇也在谈论股市行情的时候,并非是申明过热的评价,其实它的道理也并非没有道理。但是在中国这样的疯狂所带来的灾难,人们似乎并没有去想。
中国股市打造的一个个暴富神话和民间出现的群体性亢奋已经引起了一些金融界人士的警觉。新进入股市的上百万名股民大多数是新手,很多人入市是受到一夜暴富心理的驱动,这种群体性疯狂必定会给股市的运行埋下隐患。在美国,股民入市完全被看作是一种个人行为,风险完全由个人承担,在美国股民的个人投资决策过程中,政府不扮演任何角色。
但是在中国人们养老的钱是为例保证今后生活的,一旦这笔钱没有了或是被泡沫了,那么这些人的生存就是问题,反过来也会错误社会问题。在你挣钱的时候,把你不会对政府的忠告感激,但是一旦被股市套牢,或是亏损,那么谁为你的养老埋单呢?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说,一些中国股市观察人士指出,从今年3月以来,个人投资者积极入市,散户正在成为中国股市走高的主要推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资本市场从投资向投机转变的征兆。“股票也是一种资产。资产的价格背离价值太远以后到最后总是要有人来买单。价格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价值。这也就意味著最后进入市场的人要在回归的过程中付出损失。”
那些最后的买单者就是股民基民中的傻瓜,但是谁是最后一个,无法预测,但是一定会有。 财富让人亢奋,可是这样的亢奋是在一个危险的边缘。健康理性、适度合理,说起来不难做起来难,因为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太诱人,股市是虚拟经济的场所虚拟经济于 实体经济相比要比实体经济诱人的多,而这些部分是泡沫,泡沫也是经济发展最高级的润滑剂。而简单的道理是--是泡沫总归要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