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有关企业拖欠打工者工薪问题不绝于耳,甚至发展到上告政府最高领导层寻求解决的严重地步。6月9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一篇文章《农民工维权调查:追讨千亿欠薪需付3000亿成本》,援引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最新的调查报告指出,到2004年11月中旬,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约有1000亿元,而为索回这1000亿元欠薪,整个社会需要付出至少3000亿元的成本。一时间,有关高成本追薪问题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
为打工者讨回1元的工钱,政府、社会与个人居然要付出3元的代价,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堪称绝响。这一数字的公布,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议论。此间互联网上无数富于正义感的人士,正在对其大加鞭笞与谴责,各种媒体也有对其分析文论出现。浏览之后不免令人感到,其间虽不乏真知灼见,但人们大多就事论事,绝少见对其进一步诠释。在我看来,这三比一的数字仅仅是表面现象,我们应当透过这一数字洞悉它背后的深刻警示意义。
第一,近年来的追欠薪风暴的刮起,并能够成功地追回许多打工者的血汗钱,是政府、社会与劳动者个人合作的成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我们的各级政府在这方面的作为值得称道。温总理曾亲自过问打工者欠薪的举动,一时间在社会上传为佳话。劳动者有理由信赖并寻求政府的帮助。所以我们应当认识到,讨1付3的追薪成本,强烈地显示出政府、社会与劳动者个人追讨欠薪的坚定决心。讨欠之心不可移,拖欠之心不可存。
第二,我们知道,目前中国劳动力价值低廉,特别是体力劳动者,在很大程度上工资仅仅维持在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水平上。在不少地区不少的企业,打工者的收入甚至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这种超低工资,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公害。在这种收入水平上,如果劳动者的这份血汗钱都不能按时获得,这无异于置劳动者于生存线上挣扎。由此引起的劳资纠纷、经济矛盾真是此起彼伏。所以,追讨欠薪,就是保卫劳动力价值,就是为构建和谐经济社会而努力。
第三,市场经济是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有秩序的经济活动,政府、企业与劳动者,都必须遵守经济法则。而欠薪,是对经济秩序的一种破坏。欠薪之于劳动者,犹如干旱之于禾苗,它必然破坏劳动力再生产,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不仅如此,它还在进一步打破经济运行链条,腐蚀诚信机制,引发经济矛盾,从而打乱正常经济秩序。追讨欠薪,正是挽救经济运行秩序之举。
第四,通过这多年的追讨欠薪,我们也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特别是为我们建立企业与劳动者之间信用机制,建立欠薪预警机制,完善工资支付制度,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奠定的基础。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追讨欠薪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各方能力合作。为了有效地追加欠薪,需要付出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政府行政成本,法律援助成本,单渠道、单方面地追薪是难有成效的。
第五,通过这一事件,强烈地暴露出某些企业的诚信危机。我国企业对劳动者拖欠工资,在许多企业中都成为一种潜规则。拖欠一两个月是最为“正常”、最为普遍的了;在一些建筑行业,每年只发一次工资,即年底结账;更为严重的是赖账,是老板开遛。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劳动者是企业的债权人。在劳动力雇佣契约中,是劳动者先将劳动力付给了企业,企业是在消费了劳动力之后才付报酬的。企业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是严重的违约违法行为,是严重的诚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讲,它已经成为我国某些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最后,我想说,这一事件它同时也一份难得的生动的市场经济教材,将其作为MBA的典型案例分析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花三元钱讨回一元钱,看上去是一宗赔本的买卖。但是,讨回的这“一元”不仅仅是钱,它包含了更多的内涵:有正义,有公平,有诚信与法制的胜利!也有违法、有歪门邪道、有欺骗以至邪恶的失败!它给人冲击性昭示是:市场经济必然是法制经济,顺之则昌则旺,逆之则衰则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