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部工作业绩 商业银行业绩管理与人力资源价值管理

 人力资源部工作业绩 商业银行业绩管理与人力资源价值管理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价值管理是提升人力资源价值、提高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提升商业银行市场价值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人力资源价值管理中,业绩管理、明星员工管理、群体激励是其最主要的内容。

  业绩管理涉及到商业银行整体业绩,涉及到商业银行业绩创造效率,只有良好的业绩支撑,商业银行才能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业绩代表着能力、水平、贡献甚至发展能力,因此,各商业银行从总行到分行都对业绩管理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员工提高业绩,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商业银行正在或已经存在严重的业绩管理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业绩与职务、能力、待遇的过于紧密的关系。导致对业绩的重视超越了业绩本身,业绩就代表全部,只要有业绩,其它都可以忽略,甚至对有业绩人员的违规违纪现象也采取纵容和容忍,形成唯业绩论,缺乏对业绩人员的有效管理和观念、理念、发展的要求,事实是以培养明星的方式在鼓励个人的业绩。在任何组织内部,权力、地位、能力总是与对组织的依存度和组织对他的依存度有关,一个业务人员的技能越大,业绩越高,他拥有的权力越大,违反规定和规则的可能性就越大。组织和制度的作用就是通过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通过文化的要求约束设置对明星和高业绩者可能容忍的最高极限。当天才、业绩高者、能力强者对整个组织存在破坏行为时,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进行权衡,是选择明星还是选择团队,是选择明星还是选择制度和规则。当我们引进有能力者、有业绩者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到这一风险,不能因为个人的傲慢、野蛮、违规、违纪而影响和葬送整个团队。

  当一个组织、分行、总行对明星人员与一般员工执行双重标准时,在营造业绩激励的同时,客观上纵容了明星员工的不检点行为和不规则行为,当破坏行为发生时,若不能有效而积极地制止,就会造成规则的失效,就是对其它组织成员的不尊重,就会大大降低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度,从而使组织失去行为规范的能力和秩序。在现实中,我们的许多商业银行都在执行这一双重标准,对有业绩人员不敢管理,不敢批评,不敢考核,对有业绩人员的不正当要求也是尽量满足,不敢理直气壮在管理,形成秩序的软弱无能和管理的软弱无力,管理者由于不敢触及有业绩者的利益而使许多改革走样,甚至半途而废。这既是管理者的悲哀、商业银行发展的悲哀,甚至也是业绩人员的悲哀,因为我们失去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的最佳时机,延缓了商业银行的发展进程。

  明星员工由于其业绩较好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在一定意义上是企业的招牌,是企业业绩的重要体现,甚至是企业的竞争优势的直接体现。正因为如此,许多管理者、甚至明星员工本人都认为明星员工是无可替代的,客观上就在企业内部形成特殊群体和特殊行为。明星员工有较强的创造力,同样也具有较强的破坏力,更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带动作用,有时甚至是全体员工的学习榜样和楷模。如果管理者感到明星员工行为过分或失当,与银行的企业文化或组织原则严重冲突时,就应该做出选择:是选择明星员工还是选择银行的原则和规则。如果是选择银行的规则,就要明确告诉明星员工继续下去的后果以及银行的容忍度,明确告诉明星员工银行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在明星员工触及容忍底线之前,对明星员工提出警戒和要求,防止明星员工向容忍度底线下滑,培养明星员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明星员工的自律行为,而不是纵容他的行为的发生。一个组织需要明星和天才,需要他们的创造力,需要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和业绩,但同时,如果不能加以强有力的管理,明星的破坏性将使这个组织走向死亡。

  与之相反,一般员工没有那么好的业绩,不具有明星员工的创造力和业绩,但他们是银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能够履行职责,遵守纪律,对银行忠诚,有集体观念,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自己的努力,为组织的进步和团队的发展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做为一个健全的组织和管理规则,我们也应该对他们给予足够的尊重和重视,也要通过激励、约束机制促使他们成长,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和舞台。相比较明星员工,这些员工对银行更忠诚,更值得依赖。但同样,对那些没有业绩、不努力工作和学习、技能较差甚至不胜任工作的员工,也应该及时地让他们反省甚至清除出组织。日本松下公司的用人理念是只用具有70%能力的人,而不用业界认为最优秀的人,这固然与日本人过于强调团队精神有关,同时也是因为这样的人做事更认真,而且友善、谦虚、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激励是面对全体员工的激励,在社会化大生产前提下,任何岗位都必须有人在作,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岗位职能的要求设置不同的岗位标准,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培养一大批岗位明星,形成明星群体,成为银行的岗位榜样,使大多数员工都能在激励下得到发展和成长。

  在目前的商业银行,一方面大张旗鼓地宣扬团队和组织,一方面却把工资、奖金甚至福利与个人的业绩挂钩,一般员工与银行的发展在报酬没有体现,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也是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缺失,更是商业银行价值创造和价值管理的缺失。我们需要业绩明星,更需要岗位明星,需要能为银行提升价值的激励下的员工的努力,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以提升整体价值为前提,创造尽可能多的岗位明星,才能达到人力资源价值管理的目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5256.html

更多阅读

2.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商业管理公司经营范围

2.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商业银行其他方面的管理都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在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过程中大致经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指引 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一、风险管理工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风险管理工作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开展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持续改善资产质量,不断优化业务结构,逐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保障全行业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贷款 商业银行预算管理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模式导致银行的竞争机制更加激烈,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根据市场的需要完善自身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激烈的市场环境。预算管理作为提高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各

物业管理问题及对策 商业银行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银行的费用管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利润与效益,对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而随着当前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着银行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对银行的利润造成很大的影响。

声明:《人力资源部工作业绩 商业银行业绩管理与人力资源价值管理》为网友打折的暧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