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银行业组织内部控制体系框架》中,将“合法和合规性”列为银行内部控制框架的重要要素之一。2003年10月,还就合规问题专门发布了《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的指引性文件,明确合规风险管理是一项日趋重要且独立的风险管理职能。2005年4月29日,又修订发布了《合规与银行合规职能》指引,明确指出:银行的活动必须与所适用的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以下统称“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从我国的现实看,上海银行业于2005年10月24日在上海举行首届合规年会,并以“建设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和创建银行良好合规文化”为主题。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合规是银行业稳健运行的一个基本内在要求和基础,要努力改革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使风险防范和管理落到实处,合规机制需要建立在“流程银行”基础之上,而不是“部门银行”基础上。据了解,目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等法人银行,以及中行、建行、工行、农行、交行、民生银行、深发展、招商银行等几乎所有的在沪商业银行分行,都已设立了独立的合规职能部门,配备了专职合规经理,已初步构建起合规风险管理的架构。可以说,商业银行的合规化正在向我们走来,并正在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什么是合规? 合规字面含义是“合乎规范”。那么,合乎什么规范呢?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指出,银行的活动必须与所适用的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相一致。包括:立法机构和监管机构发布的基本法律、规则和准则;市场惯例;行业协会制定的行业规则;适用于银行职员的内部行为准则;以及诚信和道德行为准则等。简单来讲,合规就是遵从法律法规、监管规定、银行制度和道德规范。 2、合规是一种文化 合规既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文化。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的合规原则中就明确指出,合规应从高层做起,应成为银行文化的一部分。当企业文化强调诚信与正直的道德行为准则,并由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作出表率时,合规才最为有效。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主席刘明康也认为,要倡导和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要确定并贯彻银行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企业价值准则,明确员工的行为准则,包括银行明确鼓励和禁止的行为等;要改变规章制度的制定范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制定并在全行贯彻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规章制度的后评价,并根据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调整,及时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要切实有效地落实问责制,包括: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建立严格的问责制、认真贯彻落实问责制等环节;要针对合规机制建设的要求改革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并将绩效考核机制作为培育合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银行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合规作为一种文化,就是要养成合规意识,每个人都明白合规经营、合规管理、合规操作的重要性,每个员工都了解、熟悉、掌握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制度规定,并成为道德约束的行为规范,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3、合规的前提是秩序和程序

程序和秩序是商业银行得以有效和正常运转、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最根本保障,一个缺少程序和秩序的银行也不可能实现银行的根本利益和稳定的发展。程序和秩序也是银行对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制度规范甚至道德规范的具体体现,只有符合程序和秩序的行为才是合规的,否则,就是不合规的。这就要求在授权内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商业银行的业务涉及面广,通过授权管理可以明确责任、提高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专业经营管理能力,实现统一决策、分散执行、专业操作、灵活有序的目标。授权管理的根本是决策者管理决策者的事,执行人管理执行人的事,操作者管操作者的事。每个人被授予的权力有大小,但每个人包括领导者在授权内是一致的,就是都不能超越授权,不能因为权限大就认为可以超越授权行事。 4、合规文化的核心是尽职 合规的核心是在授权内履行自己的职责。在职责管理上,不尽责是错误的,尽责过头也是错误的。只有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在此基础上明确授权,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尽职尽责,经营管理机制才能建立起来,经营管理运转才能有序、高效。这就必须每个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知道自己的责任和权力,知道行驶权力的后果,并对后果承担责任,只有对尽职者表扬,对不尽职者惩罚,才能从根本上树立起和培养起合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