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或利润操纵)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实务界和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现有的经验证据已经基本上明确了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利润操纵现象。但是,关于利润操纵之市场反应的研究尚付阙如。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从两个层面进行尝试性的研究。首先,可运用购买并持有非正常报酬率模型和套利组合回归模型对盈余管理的市场反应进行初步检验,检验市场是否会识破利润操纵行为。接着,可通过对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市场反应的分析来进一步验证上述假设,初步结果表明即使注册会计师以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方式提示投资者上市公司具有利润操纵行为,市场仍然没有做出应有的反应。 相关的创新研究思路有四: 1. 可从投资者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是否影响中国股市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经验检验,并提供市场投资者没有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做出应有反应的证据; 2.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可综合考虑操纵应计项目和操纵线下项目这两种不同的利润操纵方式,把非正常应计利润和线下项目未预期净收益的估计值之和作为被操纵利润的估计值;
![盈余反应系数模型 关于盈余管理的市场反应检验研究的若干思路](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31420746823.jpeg)
3. 在借鉴西方的套利组合回归模型检验利润操纵是否被投资者所识破时,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修正,增加一个解释变量——流通股比例的标准秩。初步结果表明这样的修正是合适的,值得后续研究借鉴; 4. 在探讨投资者对明显的理应知晓的利润操纵行为的反应情况方面,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的检验来间接实现,这一思路同样值得后续研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