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迎来一次历史性的考验,财富的积累不仅给我们带来经济的崛起,也给我们带来“流动性”过剩之痛,我们为此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难道注定要面对这种伴随财富积累中所要遭遇的“流动性”过剩之痛吗? 如何才能够让这种财富“流动性”过剩之痛成为我们的之乐呢?显然我们首先要对这种财富“流动性”过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也许笔者的外行缘故,过剩总比不足要好吧,过剩说明中国经济现在确实发展了,当然跟一个人一样,有了钱要知道怎么化,如果不知道怎么化当然也很痛苦的,但没有钱的时候会更加痛苦。 目前中国经济中这种财富“流动性”过剩之痛,首先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表现了一次,也就是对所谓的股市泡沫的抨击和挤压,其次是我们的外汇储备和外贸的持续顺差所带来的压力,以及庞大的国民储蓄资金积极寻找更高回报渠道的股市,所以目前这种“流动性”过剩集中体现在我们的资本市场上股市,还有来自国际资本市场上看不见的游资。正是这些四面八方汇流而来的财富,让我们管理国家资产的央行,感到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按照资金逐利的本性,如果我们不采取合理有效的疏导,那么这些积累起来的财富会演变成泡沫,也就是虚假的繁荣后是持续的低迷和不景气,日本已经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么重蹈日本的结果,要么现在就积极面对引导,我们绝对不能轻率地打压资本市场的泡沫来解决“流动性”过剩,笔者认为国家应该看见这种有利的一面,积极加大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并有效合理地疏导这种资本逐利的动力。 因为很多资金是不会按照国家愿望去流动的,所以应该通过市场的环节由国家去平衡,把资金转移到更加需要发展的行业上去,而人们只能通过市场这种逐利的追求去获得更好的回报,这也是笔者看好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作为所在,任何压制资本逐利的行为最后肯定得不偿失的。 在我们面对已经出现的这种财富“流动性”过剩,一定要理智看待既不要害怕也不要盲目,过剩总是相对的,也是说明我们的结构不够合理,更说明我们仍然可以作为的,我们目前需要化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国家远没有真的到了有钱没有地方化的地步。 所以目前我国出现的这种所谓财富“流动性”过剩,在笔者眼里仅仅是一种假象,我们不要对这种付出极大代价换来的财富,当泡沫一样给予甩干,尤其是我们的资本市场,更应该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发挥出调节的作用来,既能够疏导过剩,又能够让国民投资者在投资中去获得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