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金融业按照WTO协议的承诺如期向外资银行开放了,经过了过渡期,仍能听到“狼来了!”惊恐声音,就像之前对中国入世的过分担心一样,中外资银行的情势并非那般糟糕。
从全行业角度看,为了应对今天的局面,政府主导的银行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四大国有银行的三家已经引进战略投资并上市,农业银行也已准备就绪。资本充足率达标,不良贷款比例大幅降低,提取了风险准备金,正着手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资银行并非没有准备、一盘散沙、束手无策的羊群,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点和数量庞大的储户构成了面对外资银行冲击的外围防线。
外资银行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凶残、无情和可怕的狼群,准确地说,进入的国内的外资银行也分几个层次,国际一流大行是少数,其他多数银行从规模上来看,并不庞大。在某些细分领域有竞争力,但还没有能整体上对中资银行具有杀伤力的外资银行。在中国这种商业环境里,政府对于整个银行业的竞争形势具有绝对控制能力,因此,在中短期内,不会出现羊群被群狼扑杀的情况。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面临新挑战
尽管外资银行在中国蹲点已长达十年之久,时刻觊觎着这块大蛋糕,但中国市场到底是什么滋味,没有几家能做到心中有数。类似对外开放初期,外资银行必定会选择稳健的扩张方式,银行业相比其他外企更保守,熟悉和适应中国客户还需要时间和努力。
境外成熟的客户服务模式和产品需要根据国人的文化和习惯进行改造,中外经济上的差距导致在金融理念和服务上的巨大差异必须通过本土化才能逐步缩短。外资银行本土化涉及几个重要的方面。比如,普通老百姓相信中资银行不会倒闭,因为有国家信用做保障;而外资银行是纯商业主体,即使在中国注册为独立法人,相当比例的国内储户也很难扭转这种认识,对外资银行的信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建立。对于中国市场的营销必然要靠大批本土行业精英,需要建立适合本土人才发展的管理结构,为避免在初期出现与中资银行的人才争夺战,外资银行不得不采取其他措施培养人才,或采取合资的方式共享人才,客观上会使其扩张速度受到限制。
国内银行提供服务一直是不收费的,而外资银行正好相反,这两种习惯各自适合自己的市场,而很难被对方接受。国内中低端客户占总客户量的90%以上,这个群体很难接受收费的银行服务。而一项对外资银行的潜在客户群体-国内高收入者的网上调查显示,54%的高收入者担心外资银行收费过高,或担心付出的费用与得到的服务不对等,对是否在外资银行开户仍持观望态度。另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如果外资银行没有业务门槛,有近20%的人愿意把钱存在外资银行,有39.4%的人表示会观望一下。即便有些外资银行声称一元钱可以开户,但存款额达不到一定数量的账户通常仍会被收取管理费。
网点不足和布局的缺陷,对外资银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提供便利的服务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为吸收存款带来困难。此外,外资银行还需要时间适应国内金融监管的体制监管方式,如创新产品需经相关管理部门审批周期可能较长,推出后被同行复制的可能性较大等风险。外资银行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如何准确定位顾客群和选择合适的产品,在金融服务方式和理念进行本土化改造,使其既满足对其监管的要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需要外资银行对中国文化、政治和传统习俗的深刻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外资银行优势何在?
经过多年对国内金融市场适应和准备,留下来的外资银行的特长突出体现在对市场的细分和产品创新。比如,汇丰银行有个人理财业务、工商业务、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以及其他业务,对高中低客户群体提供相应的服务。在华的外资银行大多具有遍布全球的网络和丰富的国际业务经验,使通汇快捷、方便、安全,产品功能较齐全,在中间业务上有丰富经验,在相当长时期,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将定位于中资银行的弱势领域,如理财服务、非利息收入和国际结算与支付。
与中资银行相比,由于网点少以及经营产品结构不同,外资银行在近几年内将主要聚焦在利润率较高的高端客户服务。中国富裕阶层的崛起和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事实为外资银行这一战略定位奠定了基础。《2006年全球财富报告》估计中国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个人达到32万,财富总额为1.59万亿美元,人均财富为500万美元,这一阶层需要个性化和高私密性的财务咨询、规划、避税和信托等服务,他们对于外资银行的高端个人银行服务的认知和接受度较高,是外资银行必争对象。另外,外资银行开发的多种多样的海外理财产品,使得国内居民能获得海外市场的回报,分散了投资风险,使个人财富稳健增长。
外资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优势和定价能力体现在中小企业银行业务方面, 如渣打的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在渣打中国业务中的比重超过50%,这意味着中资银行不敢涉足的禁地将成为外资银行的聚金盆。
中外资银行博弈
中外资银行在网点布局、客户认知、文化渗透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两者具有明显的资源互补需要,中外资银行分别在国内网络、人民币资金和国际网络、外汇资金方面具有优势。竞争、合作、双赢是三五年内的主流趋势和现实选择。外资银行也会像其他进入中国的外企,第一阶段以财务投资为主,第二阶段是成为参与经营管理的战略投资人,充分利用中资银行的渠道和网络,重点放在理财、项目与贸易融资等中间业务,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后的第三阶段,才会通过并购或赎买变成独资银行。从2003年开始,外资银行的投资进入第二阶段,截至2006年9月末,共有25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8家中资银行,投资额达179亿美元。如以花旗牵头的财团通过持有广发行的85%股权,拥有了这家有近600家分支机构、位于国内最富裕地区的银行,比自建网络快了十年以上。渣打持股渤海银行19.99%股权,并声称只要有合适的机会,还会与国内的银行进行合作。中外资银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中资银行的发展与居民有着非常强的储蓄观念和金融服务品种单一有很大关系,这决定了中国的银行的业态是以开设数量繁多的分支机构来满足居民的储蓄要求,使得行业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相比国外金融业而言,这是一种原生的较低级的发展状况,外资银行除非有战略上的必要,基本不会选择在这一领域与中资银行竞争。相反,他们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主要城市、高中端客户上同中资银行竞争。如外资银行开展的一些中间业务如国际结算业务的市场份额已达到40%左右。预计在发行国际信用卡业务上,外资银行也将占绝对优势。
短期内中资银行仍在人民币存贷款等传统业务领域的优势地位。但危机是存在的,在一次调查发现有63%的市民认为外资银行可为他们带来良好的服务,而对中资银行的服务满意率只有32%。而且,中资银行收入结构中,利息占总收入的90%以上。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必须与外资银行争夺非利差业务这块大蛋糕。未来的五年,中外资银行都需要补充完善自己,提升核心竞争力。双方各有优劣势,必然会出现纷繁变化的竞合博弈局面,鹿死谁手,五年后方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