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2007年1月月15日宣布,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2006年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473亿美元。央行同时发布的月度统计情况表明,2006年10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就已突破万亿美元,达到10096.26亿美元;2006年11月底达到10387.51亿美元。历年外汇储备表显示,在1979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超过10亿美元,甚至在几个年头还是负值。但随着我国启动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增长,贸易高速发展,外汇储备开始迅猛增加。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到8536亿美元,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一、原因与惑惧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2006年12月中旬举行的“中国中西部国际投融资高峰论坛”上表示,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国际收支双顺差。然而,巨额的外汇储备同时也给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带来了结构平衡、储备成本、货币升值等一系列困扰。吴晓灵曾多次强调,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消费结构的调整,才能减少国家收支的双顺差,从而根本上解决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局面。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也支持了经济失衡的观点,他表示,外汇储备的多少不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大与否的标杆,外汇储备激增是中国经济失衡的表现,反映了国内需求不足和国际热钱涌入。
官方有代表性的观念表现在: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15日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贸易顺差过大既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对外经贸合作的持续发展。减少顺差是今年外贸的头等大事。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也提出,我国多年形成的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政策导向应适时进行调整,应向贸易平衡政策转型。她认为,我国在加工贸易中,通过外商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建立的生产基地和生产环节,多数属于中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多地消耗了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过低地支付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和资源环境成本,在整个贸易价值链条中获得的利益较少。可加快完善“有促有限”的出口调节政策;适当扩大进口规模;适当控制外资通过我国转移出口。
二、举措
为了减少国家收支的双顺差,从而根本上解决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局面,国家外汇管理局频频出台措施,放宽企业居民用汇数额和条件的限制,显示出国家“藏汇于民”的政策趋向。在这次个人外汇制度调整中,年度总额管理从个人购汇扩展到个人结汇,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者开立外汇结算账户,不再区分现钞和现汇账户,同时废止原来关于个人外汇的10多个管理规定……所有这些条款,都是在减少外汇管制项目,推进结售汇便利化,以鼓励居民多持有外汇而不是盲目结汇。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2007年元月5日制定发布《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其中明确境内个人年度购汇总额由以前的2万美元大幅提高到5万美元。
三、讨论
1、外汇储备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双顺差”吗?
2、国家“藏汇于民”的政策能否转变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事实?
3、“藏汇于民”和执政党执政思想的转变有什么关联?
4、国家对于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政策是否属于保守决策?
各位专家学者有赐教的可以点击:讨论。
20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