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的一份报告,国内银行股也跟着遭殃,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日前,瑞银最新的报告调低了在中国香港上市的内地银行股的评级,这一改变主要是基于今年以来银行股平均65%的上升幅度。瑞银的报告还指出,目前银行A股的价格大概是2007年预计账面价值的2.5倍,而目前全球新兴市场银行股的平均值为2.1倍,这意味着中资银行A股目前已存在近20%的溢价。
受此影响,在港上市的中资银行股全面下挫,跌幅大的超过6%,跌幅小的也在2%以上。与此同时,在A股市场上市的工行、中行等银行股也受到“株连”。11月24日,中行低开1.07%,工行低开1.26%,并直接导致上证指数低开近11点,当天上证指数一度急挫30余点,并在市场上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气氛。
其实,在“瑞银事件”的背后,映射出A股市场的定价权问题。为什么瑞银的报告一出,中行、工行就应声而跌?为什么国内规模几千亿的基金竟然无法给出合理的估值?反而“脑袋总是长在老外的肩膀上”?
但这样的例子却并不少。在股权分置时代,中石化在H股的发行价为1.60港元,而A股市场的发行价高达4.22元,两者相差2.5倍以上,但却是同股同权;中行H股的发行价为2.95港元,折合当时人民币3.04元,但A股的发行价为3.08元,也要高于H股;工行若非是A+H发行,其最终的发行价到底会有怎样的变数,相信谁也说不清楚。如果说中石化是由于A股市场存在股权分置的原因,那么中行则是以全流通的模式发行的,而且中行是在H股市场上市之后才回归的,也就是说,中行本质上是由别人定的价,A股市场的询价只不过是走过场而已。
定价权的丧失,一方面说明国内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研究能力和定价能力与国外的大投行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另一方面,丧失定价权也无疑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特别是在大型国企发行新股时(如发行H股)使国有资产无形中流进了老外的“腰包”。长此以往,A股市场恐怕决非仅仅是“影子市场”那么简单。而随着证券业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A股市场的定价权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QFII进入国内市场之后就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截止目前,QFII的额度也不过是86.45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也不到700亿。但QFII的投资理念却早已为投资者所熟悉,市场上许多投资者唯QFII马首是瞻。而且,QFII“以小博大”,在市场中的影响也与日俱增。相比于国内基金在业绩考核机制下的价值投机,QFII的优点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我们必须看到,国内股票型基金(不包括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的规模虽然已达5000亿的份额,但在定价能力上则不及QFII。当二季度末国内基金在宝钢等大型蓝筹股纷纷减持出局的时候,QFII却在大举介入,而现在QFII则在享受别人“抬轿”的乐趣。
表面上看,是QFII的投资理念占了上风,但实际上,笔者以为是QFII的定价能力强于国内的机构投资者。很明显。国内机构投资者有丧失本土定价权的危险。如果真的是这样,其危害与影响均不容忽视。
近年来,发展机构投资者一直是管理层工作中的重点。就在12月2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深圳举行的第5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表示,当前必须坚定不移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以强化和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与吸引力,实现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本身并没有错,也是大势所趋,但如果这些日益壮大的机构投资者在本土作战也暴露出“内战外行”的特性来,将A股市场的定价权拱手相让,那不仅是国内机构投资者的悲哀,更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