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顾雏军案终于开庭了。顾雏军因涉嫌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罪、虚假出资罪、挪用资产罪、职务侵占罪四项罪名被起诉,涉案金额累计高达18亿元。对于检方指控的涉嫌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罪,顾雏军辩称,2004年年报中有5.1亿元的销售收入是在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逼迫下入账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德勤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称:其审计人员完全没有以任何形式参与或协助顾雏军一案中任何涉嫌的欺诈行为。并且重申,两度为科龙出具独立的、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最终辞去审计师之职,事实上是向市场发出科龙电器可能存在严重财务问题的信号。如此说来,顾雏军与德勤之间肯定有一方在说谎。不管事情的最终结果如何,在经过法院的调查取证之后将会真相大白。但由顾雏军案引发的另一热点则是作为审计机构的德勤是否该负责任的问题。尽管德勤声称两度为科龙出具独立的、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然而在科龙2003年度的会计报表中德勤却未出具任何保留意见。由于证监会已经认定科龙2002至2004年度的会计报表存在虚假陈述并作出了处罚,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出具的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要进行核查和验证,并就其负有责任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德勤也因之于近日被科龙的一名小股东告上了法庭。 其实这并非德勤第一次在内地引起非议。此前,德勤因在古井贡等上市公司的审计中出现过违规行为而遭到审计署的点名批评。德勤一而再再而三地违规,很明显不会是偶然事件,要么是其职业胜任能力不足,要么是其职业操守存在问题。但是,作为全球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如果说其职业胜任能力不足,肯定没有谁会相信。 事实上,德勤所表现出的正是中介机构的诚信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诚信是一个企业的生命。中介机构作为市场中的“公器”,其客观性、公正性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与此同时也关系到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但在中国证券市场短暂的历史中,中介机构的“不作为”或“乱作为”却是时有发生。曾经的银广夏巨额造假案、蓝田股份的业绩神话等,在它们的背后无不闪动着中介机构的影子。某些中介机构为了市场份额,为了自身的利益,早已将“诚信”两字抛到了九霄云外,但它们对市场的危害却不是一时可以消除的。 中介机构敢于如此的嚣张,与违规成本低和监管层的失语是分不开的。对于银广夏案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严重违规行为,本应受到严厉的处罚,但事发后当事人居然跳槽到德勤重新干起了老行当,不想这次又在科龙翻了船。话说回来,如果当初管理部门吊销了当事人的从业资格,实施一定时限的市场禁入,或许顾雏军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如果管理部门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违规成本,中介机构的“不作为”或“乱作为”虽然不能说从此了无踪影,但至少会有所收敛。而对于德勤,尽管中国证监会早在今年的4月7日就召开了听证会,但时至今日,市场上仍然无法听到任何的声音。实事求是地说,监管层的失语,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中介机构的肆意妄为。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的游戏法则,如果中介机构的职业胜任能力不足,那它们根本就没有理由存在于市场中;如果是其职业操守存在问题,则更没有资格从事相关行业。而对于那些不讲诚信的中介机构来讲,既然它们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没有对市场负责,其所作所为砸了市场诚信的“牌子”,监管层以及市场也不妨就因之砸了它们的“饭碗”,将其扫地出门。如此则一方面对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利,另一方面也会对净化市场环境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