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外名人成功与失败的本源追溯:发现人生》
深入一步分析,这种带有必然性诱因与人们活动的偶然性“相撞”的悲剧,既存在难以避免的一面,又有可能防避的一面。 如果说,人类世界在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中,通过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派别之间、社团之间地长期努力,随着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矛盾的逐步解决,即可以根本上铲除恐怖活动的根源。 当然,现阶段以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国际上有效遏制与打击恐怖活动的有力手段,仍然是国家内部、国际反恐联盟的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单独和联合行动,以强大的威力遏制恐怖活动的猖獗爆发。如果标本兼治的反恐战略与行动得以有效的实施,人们生命遭受恐怖暴力而伤亡的必然性因素,就会大大减轻与逐渐消失,个体生命活动的时间、空间与自由性亦会不断增加。 当然,在难以防测的恐怖活动危害中,人们如果尽可能地提高警觉,力所能及地回避可能发生恐怖活动的某些国家、地区及场合,亦会有减少生命伤亡的几率。如2006年2月汤加首都发生骚乱,近30家华人商店被抢、被烧,直接威胁到数百名华侨的生命安全,我国政府即派专机飞越9个国家和地区,前往汤加接回滞留使馆的数百名华侨,有效地防范了可能给当地华人造成的生命危险。又如,中国政府高度关心海外侨胞及出国人员的生命安全,仅在2006年期间,就针对委内瑞拉、荷兰、斐济、吉隆坡、泰国、刚果、伊拉克等国家,因大规模游行、骚乱、政变、爆炸等可能造成中国人生命安全的状况,及时以外交部或当地使馆的名义提醒中国公民的防范人身安全,亦是一种十分必要的防范人身受到非正常伤害的有效举措。在必然与偶然中规避或减少生命的受损 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但又是脆弱的。人类几千年改造地球、改造自然乃至进军宇宙的种种壮举,实现了人类文明的不断飞跃,促进了人们生命的提升与完美。但由于自然界、人类社会诸多复杂的矛盾,战争及其变化,自然的与非自然的、暴力的与非暴力的,都以各种方式冲击、挑战甚至危害人们的生命;必然性的因素虽然存在,但不一定爆发,而一旦爆发,又往往以很强的突然性、偶发性状态出现。而在现实生活中,要想事前预知这一切几乎是不可能的。正是这种不可能性导致了千百年来相当多的人以各种方式虔诚的祈求,保佑生命的平安。但事实是,不管祈求和祷告是多么的诚心与频繁,不管人们心中的“神”为何人、何物,仍然难以摆脱生命的受创或灭失的发生。中东地区频繁的战争与恐怖活动中,多少善良的平民在泪和血中不停地祷告,还是被无情地剥夺了生命;另一方面,人们对生命威胁及危险的存在,如果采取完全“听之任之”而自我不为,任凭诸多危害人们生命的事物与诱因的存在,人类生命中的不安全因素将会越来越多。 尽管有我们所列举的诸种导致人类生命遭受危害的必然性因素的存在与扩展。但是,这种“必然”也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人们深刻地剖析了这些必然性因素,客观地找到了消除、抑制、阻挡或摧毁它们的路径与方法后,人类生命环境亦会进一步改善,若干不良的生命受损现象亦可得到有效排除。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第16节:第二章 生命运行的基本特性(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43386004747.jpeg)
对于个体的人而言,尽力提升保护生命的意识和素养,尽可能地减少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有关活动,降低个体生命活动中与某些灾难的偶然性相撞的概率,亦可有效保证人们的生命运行曲线良性而持续地延伸。如人们因生活与事业,不得不活动于恐怖活动高发的地区或某些场合,随时加强“警戒”,做好防护准备,敏捷对待突发事件,也许即是一种减少在偶然相遇的恐怖事件中遭受必然性冲击而形成伤害的良策。 因此,尽管人生风云莫测,生命很大程度上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可能导致生命历程中受损的“必然性”因素,我们应该提防而不必过于紧张,对生命运行中的“偶然性”诱因,我们应该有所准备与善于应变,这才是面对生命挑战时的应采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