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展”上农村金融创新产品难觅其踪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推出“指纹银行”独辟蹊径
□本报记者刘小萃图/文
声势浩大的“金融展”再次亮相京城,会场内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各大IT厂商和金融机构的展台前流动着,种类繁多、技术领先的金融产品和技术设备令人目不暇接,然而这一派繁荣景象的背后却也隐藏着些许隐忧。难觅“农”字牌 记者走遍了所有参展厂商的展台,却难以找到专门针对农村金融推出的新产品、新技术以及解决方案。以思科、华为、IBM为代表的IT厂商均打出了“高端、领先”牌,即便是一些实力不强,知名度也不高的小厂商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高端产品,欲与大厂商一争高下。总之,展会现场充斥着“高端无止境、领跑者为王”的氛围。 再来看金融机构这边,情况也是大同小异,针对城市高端客户日益高涨的理财需求,国内各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像北京银行的“彩蝶理财系列产品”、中国银行的“汇聚宝”、招商银行的“财富账户”等,一时间,理财产品云集会展,大有群雄逐鹿之势。而针对郊区居民的理财产品却是寥寥无几。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家参展的企业和银行,对于“为何没有针对农村金融开发产品”的提问,他们的回答颇耐人寻味,有的说:“我们的产品也可以用在农村,可能需要稍做技术上的变动”;有的说:“农村金融的市场利润不大,我们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高端客户,不可能面面俱到”;还有的直接告诉记者:“农村金融市场不在我们的目标市场范围之内。”“指纹银行”受追捧 虽然在“金融展”上,与农村金融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难觅踪迹,但主打“农”字牌的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展台前却是异常热闹,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 原来,大家感兴趣的是北京农商行将于今年年底推出的“指纹银行”。据北京农商行的工作人员介绍,“指纹银行”是利用先进的现代指纹识别技术,代替原有的卡、折等金融支付载体,客户只需要利用手指便可进行存、取款及预约等银行业务操作的新模式。 这一新技术非常适合北京农商行所面对的大量郊区农民客户,他们对业务办理的操作简易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另外郊区地广人稀,网点设置成本较高,隐藏的操作风险也较大,而“指纹银行”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达到方便客户、节约人力成本、控制操作风险的目的,还可以树立银行的新形象。 除了“指纹银行”,北京农商行同时推出的“凤凰乡村游,体验新农村”活动也颇令人关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活动整合了北京地区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园、乡村旅游接待户、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专卖店等近8000家各类乡村旅游资源,重点发展1000家具有农村及农村旅游休闲特色的凤凰乡村游指定特约商户,由北京农商行为特约商户免费安装POS机具,提供一揽子金融结算服务,在京郊地区建立一条快速金融支付绿色通道。抓住“缝隙市场” 市场经济学中有一个“缝隙市场”的概念,它的核心理念是满足客户高度专业化的需求。这样的市场往往有着利润低、适用范围小、产品特殊要求多等特点,通常并不被人看好,但只要能够提供符合要求、差别化的产品,企业投入往往并不大,却可以因产品不可替代的适用性而获取丰厚的回报,因此,“缝隙市场”是非常适合小企业发展的立足点。 而农村金融这个“缝隙市场”却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对农村金融进行全面改革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尤以农村信用社改革最具代表性。显然,农村金融市场正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村金融机构将对信息化建设、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等工作全面升级,对各类金融技术设备、应用软件、业务系统解决方案等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 但这种需求又有着独特的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往往并不需要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而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寻求适用性很强的产品。同时,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适合农民的金融理财产品也将备受青睐。 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多家外资银行早已展开攻势,纷纷争取参股农村信用社,意在占领市场先机。而国内的金融机构却对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视而不见”,实属不该。 市场从不缺少“商机”,缺少的只是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