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尖兵1 第17节:王殊 从“无冕之王”到“外交尖兵”的传奇(1)



系列专题:《亲历神秘外交背后的16人:中国高端访问10》

  王殊

  从“无冕之王”到“外交尖兵”的传奇

  王殊,著名外交家。1924年10月出生于江苏常熟,1946年4月肄业于复旦大学。历任苏皖边区教育厅编审室编审,华东野战军卫生部医学院教员,新华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记者,新华社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分社记者,新华社国际部南亚组副组长,新华社驻巴基斯坦、几内亚、加纳、马里、古巴、联邦德国分社记者,驻联邦德国大使馆参赞、大使,《红旗》杂志总编辑,外交部副部长,驻奥地利大使兼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任世界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国际问题研究所顾问,中国外交学会理事,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

  一个下午,记者如约来到北京市北四环亚运村,很顺利找到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联邦德国、奥地利大使王殊的家。出现在记者眼前的这位耄耋老人言语简单但不失热情,让人产生一种气度不凡的第一印象。确实,无论是谁,只要了解了王殊这位资深外交家曾经以驻外记者的身份,屡次成为“外交尖兵”的传奇经历,都会被之深深折服。

  从记者到外交官,王殊都以自己的勤勉、刻苦和对事业执着的追求而获得成功。王殊的身上,让人不仅能领略到外交官的风度,也能捕捉到记者的干练。“记者和外交官,您更喜欢哪个工作?”很多人都曾对王殊提出过这一相同的问题,他的回答却始终如一:喜欢当记者。在他的心里,曾在新华社担任驻外记者工作的16年,便是他以后做外交工作的坚实基础。

  原本学外文的他在战场上速成“新闻ABC”

  从解放前参加革命以来,王殊做过翻译、编辑、教员和记者,后来又当过驻外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和研究所所长,做得最长的是记者,而且是从24岁到48岁的盛年。可是,王殊早年上大学的专业可不是新闻,而是与外交官更搭边的外文。他走上记者道路,也可以说是一件意外之事。

  1946年4月,中共地下党员在上海、北京动员了大批爱国青年学生参加翻译工作,在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读书的王殊响应号召来到苏皖边区教育厅编审室任编审。解放战争开始后,王殊投笔从戎,穿上军装,来到华东野战军卫生部医校当教员。为迎接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当时的新华社华东野战前线分社急需补充新生力量。卫生部长李振湘与华野前线分社的邓岗副社长相当熟悉,也了解王殊有文学爱好。于是,1948年7月的一天,李振湘找到王殊,问他“愿不愿意到新华社去当记者?”“当然愿意啦!”王殊兴奋万分,当记者原是他的一个梦想,想不到梦的实现竟来得那么突然。经李振湘介绍,24岁的王殊调往新华社,由此开始他24年新闻记者的人生经历。

 生化尖兵1 第17节:王殊 从“无冕之王”到“外交尖兵”的传奇(1)
  对于新闻工作,王殊完全是一个“门外汉”。可是,在那动荡的战争年代,王殊接受新闻培训的第一课不可能是坐在大学教室里,也不能在报刊的编辑部里,战场便是他的课堂。借用当地农民的一间堂屋,四张门板铺两边靠墙,当中放上一排三张长桌子,王殊等人坐在门板铺边上,开始了为期1个月的新闻ABC速成强化培训。王殊回忆,参与讲课的教员大多是参加过多次战役的前线记者,“当时,分社还指定从《烟台日报》调来的记者谢丁当我们的班长,大家先学习了胡乔木、陆定一等同志写的有关新闻报道ABC的文章,然后请前方老记者来给我们讲部队采访的经验。”在这个学习班上,他从新闻学最基本的5个“W”学起,也学习了当好部队记者的一些基本常识,其中教员们强调“要当好新华社记者,就得有不怕死的精神”。一个月后,学员们按期“大专”毕业。随后,王殊即作为见习记者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报道,他写的第一条新闻是我军围歼黄百韬兵团取得全面胜利的消息,成为当时淮海战役中的重大新闻,对前线将士鼓舞极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6185.html

更多阅读

第22节:将军不打无准备之仗(1)

系列专题:《求职全攻略:面试,你的价值在哪里》  第6节将军不打无准备之仗  ——合理搜索很重要  风自后海拂来,水波涟漪,远处是故宫的红墙一角,在景山的青葱翠色中若隐若现,与蓝天白云构成极其完美的景色。  微微斜靠在椅子上,见小

声明:《生化尖兵1 第17节:王殊 从“无冕之王”到“外交尖兵”的传奇(1)》为网友長吥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