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一直是管理层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是A股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IPO重启之后,市场化发行一时成为热门话题,而中行、国航等大型蓝筹也纷纷在此期间“鱼贯而出”。尽管中行在H股市场上市后快速回归,但严格地说,它并不能算是一家真正的以A+H方式发行的公司,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为工行A+H的一次预演而已。
然而这一天终于来了!
工行已经成功发行,以何种姿态亮相只等上市那一天便可见分晓。工行成功发行的意义在于A股市场上出现了首家以A+H方式发行的公司,这一标志性事件堪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中的里程碑。不仅发行市盈率高达22倍,2.23倍的市净率也是已上市的三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最高的,而且罕见地创出了八个“第一”的新记录,在A股与H股市场所冻结资金的“双高”足以说明其受追捧的热烈程度。
工行成功发行的另一重意义在于为今后其它央企以A+H的模式发行打开了“绿色通道”。本月16日,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香港出席“资本市场高峰论坛”时就表示:“尽管目前的容量有限,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样需要大量优质的上市公司。因此我们认为,对于上市融资规模较大、经营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中央企业来说,A+H是一个比较好的模式。”可以预见的是,将会有更多的央企像工行一样以A+H的模式登陆两地股市。因此,工行的发行和上市并非是融资过千亿这么简单。
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底,工行的总资产为50419.43亿元,而其不良贷款率却高达21.16%;2005年底,工行的总资产上升为64541.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69%,资本充足率为9.89%;2006年上半年末的资产规模为70554.77 亿元,占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7.23%,不良贷款率为4.1%。
工行的财务指标在短短时间里能有如此优异的表现,一方面得益于2005年4月中央汇金公司向其注资150亿美元;另一方面,在当年5月份,工行完成了2460亿元损失类资产的剥离工作;6月27日,工行与华融、信达、东方、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签订了总额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的转让协议。可以说,正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的注资、剥离坏账之类的财务处置才使工行有一个全新的形象出现在市场面前。
工行1984年元旦成立,二十一年来,其不良贷款余额曾经高达8000亿元,平摊到每年为380亿元。上市前,工行的贷款余额34610.8 亿元,新贷款的不良率为1.86%,新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已升至95.20%。很明显,工行上市后如果还是采用老一套的管理模式,以其目前的盈利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消化掉包袱之后,将对其未来业绩产生不良的影响。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工行的上市其实是一块试验石,关系到金融改革的成败与否。上市之后,政府部门不可能再运用“财务杠杆”为其排忧解难,动用财政资金为其输血的管道将被彻底切断,从原先的政府部门“扶着走”到今后的“独立行走”,是工行必须适应的一个转型过程。
而且,工行还必须完成从传统意义上的国企到一家成熟上市公司的“蜕变”。工行的新股发行与上市仅仅是其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从原先的粗放式经营管理到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其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无论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还是内部运行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都应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这方面也应与那些国际上著名的大银行接轨。如果通过上市不能为工行带来新的活力,不能为工行注入新的优质基因,那么,工行上市的意义将大打折扣,即使规模再大、融资额再多也没有多大的益处。但愿工行能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