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意见稿”要求:“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上市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笔者认为,为了患者的利益,产品上市后也应该进行经济性评价,而且要继续做安全性跟踪和评价(尤其是中药注射液),另外要做的是各种临床观察和适应症拓展,这些活动都要求做实验,而实验是要花钱的。
其实,这也是很多大、中型药企常用的方法,尤其在临床推广初期。
那“带金”如何转变成“实验”呢?很简单,请专业人士设计实验方案:临床实验方案或者药物经济性评价方案等,培训销售人员使之成为实验检查员或跟踪员,在市场部指导下,在销售部带领下,摸着石头前进。切莫让中介组织越俎代庖,否则无疑是自己花钱帮人家建立客情关系。在试验中推广产品,在实验中销售产品,阳光下的行为,无需“带金”。
药企在试验后进行总结,邀请专家撰写各种评价和观察论文,论文发表,继续提升产品力,并在推广中强化品牌影响。
用“实验”花钱来代替临床“带金”,一石多鸟:产品安全性或者经济性等得到进一步研究,患者利益更有可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医生或科室得到合理、合法的报酬,产品力得以不断提升,市场易于启动和维持,药企实现产品销售。
该文为《医药经济报》营销版(0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