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取消方言:也说上海话没文化



    日前,沪上有媒体载文说:上海话没文化。引起轩然大波。

    其实,从媒体的角度说,中国应该取消方言。

    “车同轨,书同文”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标志。但遗憾的是:只是统一了书面的语言,并没有统一口头语言。

    如今,中国尚有80多种不能互相通话的地区语言和方言。

    在中国,只有一半的人口可以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从受教育水平来分析。没上过小学的人只有0.36%会使用普通话,而上过小学的有4.69%会使用,初中教育水平的有56%的人会使用,高中水平的有75.76%会使用,而上过大专的有86.77%的人会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中国下一代的新生儿一出生,只有不到五分之一能听到母亲在讲普通话(母语,Mother tongue)。因为中国民众在家庭生活中只有17.85%的人使用普通话。而在集贸市场使用普通话的人占23.15%,到医院看病使用普通话的人占26.29%,到政府机关办事使用普通话的人占23.80%。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最主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类划分为不同民族的重要依据。然而中国悠久的历史,也使得各种地域文化盛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化。语言的丰富程度甚至导致了一个省或者一个城市之内,语言也大相径庭,给人们的交流制造了不少的障碍。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说:“推广普通话的任务十分紧迫。”

    为什么说紧迫?这次汶川地震后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人都通过114查号台寻亲。因为四川当地寻亲人数太多,有相当一部分电话转到江苏省查号台,仅5月14日这天就有近8000个电话。由于很多人在电话中使用四川方言,江苏省查号台的工作人员听不懂四川话,只好紧急在全省征集川籍人士。可见语言的障碍给人们的沟通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事实上中国没能统一方言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传说。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设立了专门机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了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加强领导和组织推动。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第23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这也标志着新中国的语言文字政策进入全面推行阶段。

    在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的会议上,毛主席、周总理、郭沫若等人就“把哪里的语言定为官方语言”进行了讨论。

 中国应该取消方言:也说上海话没文化

    郭沫若说:“喔闷丝窜一杯胆拔县,线线都有方音,唯独我们乐山媚得,有,也是迪嘛点。”(我们四川一百单八县,县县都是有方言,唯独我们乐山没有,有,也是一点点。)主席听了不乐意了,说:“要江就江我们湘潭话,江么子络山法咯。”(要讲就讲我们湘潭话,讲什么乐山话嘛。)周总理一听,赶紧打圆场:“那还是各讲各话吧。”中国最终也就没能消灭方言。

    与此同时,在宋美龄的推动下,台湾的各路军阀都放弃了自己的乡音,定国语为官方语言。“台湾腔”的国语为什么都软绵绵的,是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国语老师——电台中的女播音员。

    而新加坡更是提出了“不讲国语者不得食(找不到工作)”以至于普通话比大陆规范的还要好。

    美国有50个州,幅员辽阔,种族众多,但是全美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确是基本一致的。很大方面的原因就是全美国语言的一致性,美国英语无方言,所有的移民都被同化了。美国人是以有口音为耻的,第一代移民努力学习标准美国英语,但终会带有口音。第二代则极力摆脱口音,真正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美国英语的一致性带来了文化的一致性,文化的一致性意味着社会价值观和生活观的统一。加之已经成为高度垄断全国一统的传播媒介,使得产品推广时可以使用单一的“全国性广告”(National AD),行遍美国50个州。这种广告一统,为美国企业建立全美市场提供了极大便利。可以称之为广告统一市场,广告统一美国。

    而中国,却因为方言众多,文化各异,使得全国性广告的概念难以建立,市场区隔明显。中国的电视台数量居世界之首,最多时达到3125家,电视观众分流严重,广告到达率低,效果不佳。这导致中国有很多地方性品牌在全国推广时遇到很大障碍。比方说凉茶在广东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概念。但北方人一听说凉茶就大摇其头。因为北方人认为热茶可饮,凉茶是不能喝的。突出“怕上火”的概念之后,王老吉才在全国火起来。

    在中国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也只有综合的运用地方性广告(Local AD)和全国性广告(National AD)策略,才有可能打造一个全国性的知名品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6511.html

更多阅读

也说《竹影》的情趣理 中国情趣用品代理

(程东文的教学思考之170)(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12年第一期)“爸爸”换位为哪般?——也说《竹影》的“情趣理”宁波鄞县蓝青学校马乐杭州外国语学校程东文一 “爸爸”是谁《竹影》一文,主人公毫无疑问是“爸爸”。他是孩子们

龚叔读龚趣谈之二:姓氏说源话共工

姓氏说源话共工----龚叔读龚趣谈之二龚氏源于共工、姓启勾龙之类的源流之说,在唐宋众多姓谱典籍、私家谱牒中常有所见,但多相互引用语焉不详。有据此考证者;有牵强附会者;也有以“不容质疑”的结论,认定共工就是龚姓共主、姓氏鼻祖者。

也谈北京话的来源,及南方话的起源 来源原则起源于

也谈北京话的来源,及南方话的起源因老家在北京,一直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但未及深究。最近从网上得到一篇文章《“普通话”的真相:满州人的蹩脚汉语》(以下简称《蹩脚汉语》),引发了我的兴趣,好好探究了一把。我发现,以《蹩脚汉语》为代表,网上

关于说上海人排外!!! 上海人为什么排外

刚刚在网上看到一些帖子,说上海排外等等之类的,很是气愤,临睡觉前,上博客来抒发一下愤慨之情,顺便反驳那些难听的流言蜚语。关于方言:很多说上海排外的人所持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上海人爱说上海话。这就奇怪了,想问,那些说这个理由的人,自己

也说中国副地级市_光明人家 地级市副市长

也说中国副地级市--副地级市是什么意思级别多高?文:光明人家 2014-07-12  中国有一大特色,就是城市等级特别多。就市/镇的“行政区划级别”而言,内地有直辖市(省级),有地级市,有县级市,有镇。但是不要小看镇,珠三角、长三角

声明:《中国应该取消方言:也说上海话没文化》为网友勇往直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