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联合国秘书长个人魅力与政坛之路:潘基文传》
第二章 潘基文的三十七年外交生涯 潘基文长官的特别助理、负责联合国秘书长竞选事宜的外交部企划管理室长朴晙雨认为潘长官有着"温暖的魅力"。 "关于潘秘书长,有人说他没有领袖能力,然而这样说其实是因为不了解他的真实面貌。潘秘书长的领导力就是温暖的魅力,能让后辈们自觉自愿地工作。他能温和地创造工作环境,后辈们才得以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 虽然没有光辉耀眼的魅力,但是潘基文却以温柔的人间情怀领导着自己的后辈。他的长处就是创造自觉工作的氛围。之所以能够当选联合国秘书长,也是因为他在外交部没有任何政敌,反而追随者甚多。
![第18节:自愿放弃美国去印度(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54083148911.jpeg)
2001年4月,潘基文从次官位置落马的时候,时任亚太局长的秋圭昊面对记者流下了热泪。秋圭昊局长与前次官潘基文渊源甚深,不仅有地缘、学缘,还有服务于相同部门的工作经历。他惋惜地说:"他是外交部历史上最为卓越的外交官,难道就这样退职了吗?" 通过这位外交官的话,可以看出潘基文多么重视人际关系。 "大部分外交部高级职员都相信潘长官是自己坚定的支持者。想到潘长官对自己的信任,怎么能不努力工作呢?" 即使对于外交政策,潘基文也是与职员们虚心交流。他从不坚持自己的主张,只要部属拿出好的想法,他总是积极帮助实现。为此,潘基文随时都可以见到自己的下属职员。 不管工作多忙,潘基文从不主动提出结束面谈。即使有人向他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他也不会当面给予指责,而是耐心地听到最后。 [自愿放弃美国去印度] 在印度遇见良师益友--前总理卢信永 2006年10月,外交部长官潘基文刚刚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马上就请前总理卢信永共进晚餐。 潘基文做外交官期间,前总理卢信永成为他最坚实的门特(良师益友)。卢总理教潘基文学会了很多东西,潘基文也没有辜负卢总理的期望,茁壮成长为大韩民国外交部最具代表性的外交官。 1972年,外交部事务官潘基文放弃美国作为外交生涯的首个赴任地,自愿选择了印度,并在印度第一次见到了卢信永总理。 1970年的第三次外务考试合格者总共有十九人,包括潘基文在内。其中,曾在金大中政府担任外交部长官的崔成泓先生名列第一,而潘基文位居第二。在此之前,潘基文从来没有丢掉过第一名的位置,所以第二名的成绩让他非常惊讶。他的家人也说:"从来都是考第一名,这还是头一次考了个第二。"不过,初任外交官研修课程仍然是第一名。 外交官研修结束之后,按照惯例,考取第一名的外交部事务官应该派往美国。凡是能力出众的外交官,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被派到华盛顿的驻美大使馆,开始外交生涯中的第一份在外工作,而且事实也是这样。华盛顿聚集了全世界的信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能够在华盛顿工作是所有外交官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