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不可不知的致富心经:穷人穷在哪》
南京一位大四的男生也紧跟其后,到婚介公司开出了自己的征婚条件"百万起步,35岁以下,是否离过婚没有关系,长相对得起大众就行,人不能有大款架子的女子。"该男生还坦言说道:"其实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我就是想找条捷径。" 前有女大学生征"富翁",现又有男大学生征"富婆"。大款和富婆居然成了这些"天之骄子"们的首选目标。某婚介所称,从1998年平均每月接纳几十名来自各高校的大学生,其中大部分为大三、大四女生,她们都希望找到"经济条件丰厚、事业有成"的男士为伴,并称年龄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这些在富人面前底气不足,任人摆布,经不住诱惑的穷人,也别指望他们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他们最终也只能成为款爷或富婆供养的"玩物"。寄生虫的日子的确容易过,光吃饭不干活,像条钩虫,只需要钩住肠子就可以了。当然,钩虫是不谈人格、自尊、自强、自信的。 幸亏我们同时也能看到一些自信自强的报道,也能看到未来的希望:2004年8月新华社报道,贫困山村的李引家境十分贫寒,从小就靠编织蝈蝈笼挣钱上学。她练就了一手编织蝈蝈笼的绝活,在全县编织蝈蝈笼大赛中,曾以平均2分钟编织一个蝈蝈笼的战绩超过众多高手,脱颖而出,夺得大赛金牌。可由于姐姐得重病不幸去世,巨额的治疗费使家里负债累累。2004年高考,她以634分的成绩考取了华北电力大学,面对4年本科高达25000多元的学费和生活杂费,他们全家都陷入了绝境。倔强的李引不愿意向命运屈服,高考结束,她争分夺秒加紧时间编织每只能挣两毛钱的蝈蝈笼,决心用蝈蝈笼编出自己的大学梦。她说:"我不自卑,不愿意平白地接受别人的资助,谁的钱都来得不容易。上大学后,我要靠勤工俭学、做家教来完成学业。" 事实上,当你想"依赖别人而活"的时候,你就把自己交给了别人,让别人来操纵你。自强的人可以为自己负责--如果我对现状不满,我还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自信的人,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自怜自艾上,而会通过自己的奋斗达成自己的目标。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谁若游戏人生,虚度青春年华,谁就会一事无成,被社会所淘汰;谁若不能主宰自己,那他永远只是生活的奴隶。反之,谁如果能把握住身边的一切机会,谁就能奋发有为。谁能自信,勇往直前,不屈服于命运,那他就是生活的强者,就能在汹涌的社会浪潮中得以生存。3.自卑是穷困之根,去掉穷根才会翻身 自卑的心态容易使人陷入泥潭,在不足面前人们要科学地去对待,把必要的自卑感当做前进的动力,不时地鞭策自己、磨炼自己,便能走向成功的光明大道。 穷人的自卑是一种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其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会产生猜疑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自卑心理非常容易产生在各种各样的穷人身上,比如说,德才平平,生命仍未闪现出"辉煌"与"亮丽",往往容易产生"看破红尘"的感叹和"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以至于把悲观失望当成了人生的主调;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一去不回头,往往容易哀怨岁月的无情和无奈……这种自卑心理会消磨人的意志,软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使人的锐气钝化,畏缩不前,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开始,以自我埋没、自我消沉告终,使人陷入悲观哀怨的深渊不能自拔。
![面前有3个液晶显示屏 第21节:第四章 自己看不起自己,富人面前底气不(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6439085655.jpeg)
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穷人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如有的穷人经常这样想:"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像某人一样"等。这种追求大多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 富人也有软弱的时候,富人之所以能成为强者,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一代球王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他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紧张得一夜未眠,他本是球场上的佼佼者,但却无端地怀疑自己。后来他设法在球场上忘掉自我,专注踢球,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从此便以锐不可挡之势进了一千多个球。球王贝利战胜自卑的过程告诉穷人:不要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只要勇往直前,付诸行动,就一定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