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银行网络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的依存度
银行营业网点的网络战略性发展规划主要依据其网络发展的均衡性要求和局部区域性网络与全局性网络的协调发展。其中银行网络发展的均衡性要求则依存于区域的物流中心、劳务中心、金融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信息文化中心等等,也就是说,银行网点的设置规划应遵从按区域性中心发展的原则,而区域发展的活跃程度和市场容量是关键。另外,如何对局部区域网络发展与全局网络发展策略进行协调,最主要的是局部区域网络对银行整体网络的贡献程度分析。
现以粤北地区的银行网络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例作分析,该地区部分县市在1999年末的金融经济和财政收入情况如下:
对以上的资料分析可知,除了韶关市的曲江县,其他县市的平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8.6亿元人民币,而当地存款市场容量平均仅有5亿元人民币,这分别是曲江县的35%和19%,不论是经济活跃程度或其市场容量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再结合这些县市所处区域的地理位置,也只有曲江县地处交通要道,临近大区域中心的韶关市,因此保留曲江县的网点,撤并其他县市的银行网点是顺理成章之事。
另一个实例是粤西北的连州市,它地处粤、桂、湘、赣四省交汇的地方,号称四省通衢,地方商贸发达,历来为粤西北人民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心,旅游资源丰富,是粤西北地区的货物集散地、交通枢纽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连州市在1994年撤县设立县级市,地理面积2644平方公里,人口50万人,市区面积8.9平方公里,辖内管辖20个镇和2个少数民族乡。连州市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2%,地方财政收入6116万元,比上年增长10.1%,职工人均年收入7269元,比上年增长21.9%,农民人均年收入3025元,比上年增长15.1%。当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为131498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32915万元,储蓄存款余额为98583万元,当地共有银行网点45个。可见,连州市历来都是商家和银行的必争之地!
在边远地区的银行网点撤并重组中,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所扮演的政策性银行角色及其所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少,银行自主决定经营的区域及网络的布局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逐步流行,并得以具体实施。
不过银行网点从边远地区的全面撤退对地方经济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和潜在影响也十分深远,考察同处于粤北地区的佛岗县情况可知,某国有商业银行在当地的全面撤离对该县的引资工作和进出口贸易影响较大,对当地几家较大的外资、合资企业的国内结算和国际结算业务影响也比较大,由于资金周转速度的大幅减慢和资金收付结算的不便,甚至导致了竞争力减弱的这几家合资企业计划收缩新增投资或撤资,当地经济发展也深受打击。
在实际银行网点的撤并工作中,确定银行机构区域进退及网点布局的因素有:
1、地区经济的活跃程度、国民生产总值、发展前景等。
2、当地所有金融机构总的存款余额。
3、当地的财政税收收入。
4、所处区域的位置。
考察当地是否正在形成大的区域货物集散中心,或是形成区域的金融、信息、劳务等中心。尽管这些中心通常与行政区域的管辖中心有关,但部分区域中心仍然是由于历史、交通等原因所形成,如粤北的连州市等。
5、离大区域中心的公路距离。
6、与外地资金结算的关联程度。如旅游名胜地区、大型矿山、大型冶炼企业所在地等。
三、网点布局及重组的模式
(一)市场原则
对不同的区域和银行网络分别采用不同的重组策略,如市场扩张策略,主要针对重点城市和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区等;稳守策略则主要针对一般中心城市及其市区内的主要居民区等;收缩策略则针对其他支点城市及其所属城镇和农村等。
(二)风险管理原则
按照银行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风险类别划分有:
1、外部风险。
其中包括银行运送钞币的风险,柜台交易、顾客安全等管理风险。
2、银行内部控制风险。
3、资产管理风险。
4、银行资金帐外经营风险。
5、经营亏损的风险等等。
在网点的重组布局时充分考虑以上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十分必要的。当在某地设置银行网点所产生的风险远大于将来可能取得的收益,或对风险无法有效控制时,撤并这些机构网点则为上策。
(三)多功能设置原则
对撤并后银行所保留的机构网点,应实施全面化和多功能的业务品种配置,加强银行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开拓能力,严格限制其信贷资产和自有资产的管理权限,并适时普及推广以新技术、多媒介为手段的银行服务品种,靠服务质量的提高来抵消因网点数量减少所带来的业务缩减。
根据上述网点布局的设置原则,银行网络布局的类型可分为:
1、以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重点设置网点。
2、中心城市与支点城市之间以星状或放射性状作网点的设置布局。
3、中心城市以内环型或星型作网点布局。
网点的设置务求能覆盖中心城市区域内的大部分面积,其他地区可用ATM等自助设备或电子银行等手段进行辅助补充,同时也应考虑现金收付及钞币运送中的安全性。
4、支点城市可以单网点布局,但要作综合性网点功能设置。
5、放弃支点城市以下的其他小城镇的网点布局。
鉴于银行网点重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网点所处地区的国计民生的影响不容忽略,因而网点重组的模式既要考虑外部社会因素的稳定,又要着眼于内部管理的加强,更要适应将来长远发展的需要。银行网点重组的模式通常包括:
1、撤并转让模式。
(1)整体打包的转让方式:其特点是同时转让客户资料及其存款余额,营业网点的部分固定资产,如营业用房、营业器具等,甚至还包括部分原网点的员工,这属于最佳的转让方式之一。这时转让方的银行除信贷资产及部分仍有待处置的自有资产以外,与当地已基本脱离联系,留守人员也可撤除。
(2)客户存款结清的转让方式:其优点是在短期内可保留部分,甚至大部分的客户存款,但这种方式容易导致银行出现挤提风波,另外由于网点员工同时面临着失业等问题,因此部分员工对抗怠工的现象不时发生,银行内外部的矛盾很难协调处理。
(3)一般存款转让的方式:这种方式仅转让客户资料及其存款余额,其他情况由转让方银行自行解决。
另外还有保留支行本部、收缩城区网点等过渡性质的机构撤并方式。
2、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和内部管理重组。
为了精简人员和机构内的管理部门,应通过内部部门合并和系统内部降格等措施对机构进行管理架构的重组。对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的有关机构部门实行撤并调整,同时简化业务及管理流程,并通过定员定岗实行减员增效;对部分业务量偏少的二级分行本部则采取内部降格的方法进行内部管理的重组工作;而对所有的同城支行(除直属分支行以外)都实行撤消部门建制的改组。
3、功能设置模式。
在机构网点的经营范围上,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应尽快将业务单一的储蓄所升格为分理处,并将部分较大规模的办事处升格为支行。边远地区的银行网点主要按综合性功能设置和布局,即以开拓通存通兑、收付汇划、国际结算、票据贴现、小额质押或抵押贷款、代收付、代收费等代理业务为主。网点功能设置的服务对象则应紧盯着当地主要的“黄金”客户群,并应以技术先进的无形银行网络系统延伸对该部分客户的服务,这包括推广用信用卡结算及小额贷款、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服务、个人和公司理财等投资咨询服务。(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