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支付结算风险案例 论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主要表现



    近几年来,商业银行发生在会计部位的案件无不与结算岗位相关。如账户开立与使用、业务印章及重要空白凭证管理松懈、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理结算业务、对票据和支付结算凭证审核不严等,都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一、结算账户管理风险     

 银行支付结算风险案例 论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主要表现
    银行结算的前提条件是结算双方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存入资金。单位或个人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必须提供有关证明资料,比如营业执照(原件)或上级有关部门的开户证明、法人代表的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法人代码证,填制开户申请表,存入资金。银行审查开户人的合法身份和资料,如果资料是真实的,批准开户申请,编列账号,然后进行开户登记,完成这个过程会带给银行收益,而不会产生损失。但如果个人用虚假身份证或单位用虚假验资报告骗取假的营业执照,然后到银行开立账户,并进行相关业务的操作,银行的潜在风险已经产生。     

    二、结算业务工具管理风险     

    结算岗位使用的空白重要结算凭证、结算印章、权限卡以及密押器和压数机是办理结算业务的有效工具。证、印、卡、押(压)的管理未做到谁保管、谁使用、谁负责,临时离岗时,印章放在办公桌上,或平时同事要盖章时,随意让其自己用印等等,从而为犯罪分子监守自盗,办理非法的结算业务,盗取银行资金提供了可能。     

 三、支付凭证管理风险     

    支付凭证审核环节的风险主要是验印技术手段落后,支付凭证记载的要素审查不严、未严格进行双人验印、证等形成的支付风险,以及不执行收妥抵用的原则和付款前不核对存款余额造成支付凭证透支的风险。银行在为客户办理支票或汇兑等各项支付结算业务时,必须以客户预留印鉴作为支付的依据。目前大部分行仍采用传统的折角验印(目测)的方法来鉴别印鉴的真伪。这种方法的结果,一是当业务量较大时,容易造成部分临柜人员折角验印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目前社会上犯罪分子利用先进电子仿真技术(电脑摄像,电脑排版)将事先获取的客户预留银行印鉴式样翻拍后伪造客户印鉴,假冒客户委托银行付款,临柜人员凭肉眼往往难以辨别假引荐与真印鉴的细微差别而形成风险。二是支付凭证审核不严,办理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必须按规定对支付凭证的各项要素如票据有效期、凭证各联次、收付款单位名称、账号等项目进行审核。如审核不严,轻者引起结算纠纷,重者为不法分子利用,引发案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7527.html

更多阅读

《财经法规》习题——2.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二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负责制定统一的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是( )。A、中国人民银行总行B、中国银行总行C、国家政策性银行D、商业银行总行2、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是银行、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户

《支付结算办法》 支付结算办法属于

关于印发《支付结算办法》的通知【颁布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日期】 19970919【实施日期】 19971201【章名】 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

委托收款与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主要区别 托收承付结算凭证

委托收款与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主要区别有两点:1、委托收款适用范围广泛很多,无论同城,还是异地,均可使用,且不受金额起点限制。凡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单位,各种款项结算都可采用。而托收承付如前所述只适用于异地企业之间有协

进行支付结算主要有哪些支付工具 支付结算工具

在会计中,广义的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银行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狭义的支付结算仅指银行转账结算,即199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结算办法》中所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风险防范

      金融企业的安全、稳定的运行,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企业的业务类型逐渐增多,会计核算涉及因素日趋复杂,在此情况下,如不强化会计核算风险的防范,容易导致会计

声明:《银行支付结算风险案例 论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主要表现》为网友帅的有个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