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体系中的坏账究竟有多少?真实的数据可能谁也不知道。于是大家开始猜,安永猜了一次,得出的数字比中国外汇储备还高,惹得央行雷霆震怒,最终安永还是承认数据失实,以致歉并承诺调查而结束。
今年8月21日,银监会发布数据称,截至6月末我国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827.2亿元,比年初下降435.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5%,比年初下降1.1个百分点,总体上保持余额和比例“双降”的趋势。形势似乎在好转。
虽然央行严厉斥责了安永,但其实央行自身也是对坏账持非常警惕的态度的。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央行8月份的加息,据称是央行向国务院方面“请战后获批的结果”。而央行请求加息的原因除固定投资增长及信贷数据外,还有一个令央行警觉的重要原因是,央行一份自行调查报告发现,社会投资资金的2/3来源于银行体系;而另一个未见公开的评估数据,是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大增。这种情况促使央行做出加息抉择,以防范金融风险。
外界对坏账的质疑,以及央行对坏账的担心,其实都是有道理的。除了经营情况与受大环境影响外,当前还有一个情况值得注意,那就是,许多银行已被一些贷款大户所“绑架”,在持续制造坏账的路上一步步滑下去。
以房地产行业为例,目前房地产金融在金融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2005年年底房地产贷款达到3.07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14.84%。前不久,银监会针对房地产信贷方面存在的问题,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要求各银行金融机构必须完善内控措施,严格执行有关信贷管理规定。虽然银监会有严格规定,但贷款并不是想控制就可以控制得住的。据建行总行一位人士表示,真正让银行感到为难的并不是信贷指标,而是被开发商“套”住。而后者风险更大,也更可怕。
这位建行人士表示,像炒股票一样,房地产也套住了很多人、很多资金。房地产开发有一定的时间周期,银行信贷一旦停下来后,假设前期已经贷给了开发商5个亿或者10个亿的资金,不再继续向其发放,不良贷款就上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搞业务的部门领导,一般都会千方百计想办法继续发放,只要贷款能继续跟上,不良贷款就变成了“正常贷款”或者是“优良贷款”。否则,银行巨额资金就可能打了水漂,后果责任重大。
因此,银行和开发商只能“大家商量着办”,“赶紧干,先盘活,工程先结束再说。”跟股票一样,在这一轮宏观调控过程中,房地产套牢了不少银行,这也是房地产信贷“闸门”把守不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不该发放的贷款照常发放,就这样,银行如同被开发商绑上了“战车”,骑虎难下,从而埋下了产生坏账的诱因。
以上情况显然不只在房地产行业出现。在多个行业,在银行与不良贷款大户的博弈中,银行既无法收回贷款全身而退,也缺乏“壮士断腕”的决心与勇气,只能被动而无奈地与大户搭上同一条船。然而,这种游戏的结果常常是暂时掩盖了坏账的发生,在当期账面上不会形成坏账数据。不排除一些企业确实能够借助银行新的资金而起死回生,最终皆大欢喜,但很多情况还是银行的坏账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将企业与银行拖入深渊。原来隐藏的坏账不仅没有消失,还拖入了新的坏账。
从房地产与银行之间的“游戏”中,我们有理由怀疑,目前不良贷款的“双降”可能是个假像,被“绑架”的银行所蕴藏的坏账可能超乎我们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