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控制中国过热的房地产市场,中国一直在努力缩减房地产信贷业务,并促使各银行寻求其他利润丰厚的替代产品,如开放金融衍生品市场。这些做法,不仅仅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金融业开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放宽国内资金到国外投资的问题上,迄今为止,就已有8家银行获准依照合格国内机构投资者(QDII)计划,将高达88亿美元的客户资金投资海外。这些银行包括汇丰、花旗,以及中行和工行。而在今年早些时候,相关银行、保险公司与基金管理公司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可以将客户的人民币资产换成外汇进行海外投资。这是朝人民币完全可兑换迈出的一小步。
但在金融业开放的过程之中,国内监管部门需要对此可能存在的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安邦分析师曾经屡次警告“金融大爆炸”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极为严重的。如汇丰银行近日就推出了一种“连动式债券”产品,该产品的回报与一篮子货币相对于美元的表现相挂钩,从而在一个投资期内为中国投资者提供高达18%的回报。试问一下,当前哪家中国金融机构可以给它的客户提供如此高的投资回报?这类产品的大量涌现,必然的结果是严重分流国内银行的储蓄,动摇国内银行业的生存根基。
现在,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开放问题上,已经出现了类似问题的迹象。近日,政府的一位高级顾问--富达亚洲业务前任董事长李仕达,就对国内金融业在衍生品市场的做法,提出了严厉批评。他表示,国内银行决定推出基于期权的复杂产品,令他感到“失望”。这些银行为中国散户投资者提供的衍生产品明显“不合适”。“我相信这些产品不适合中国的投资大众,因为大多数中国散户投资者对期权和汇率风险几乎或完全不了解。”
换句话说,推这样的产品就是对客户的“连蒙带骗”。各家银行原本应该推出客户容易理解的产品,包括投资于香港上市中国内地企业股票的基金。但一家基金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辩解说,由于基金产品的批准程序十分繁琐,因此各银行纷纷一次推出大量基于衍生品的投资产品,以期望节约审批时间花费,占据市场的“先发优势”。
但这些金融机构的类似做法,却可能给整个中国金融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危害。这些问题表明,由于金融衍生品设计的复杂性,大大高于其他传统金融产品,因此,对于法律规范的要求,对于监管的要求,对于执法力度的要求,也大大地增强了。中国目前在传统金融产品的监管及执法力度上,尚且窟窿百出,我们能够想像这些法律边缘与执法漏洞,被广大金融机构加以充分利用的景象吗?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改善,我们可以认为,未来基于金融衍生品的“灰色资金”与“白色资金”之间的讨论,基于衍生品的洗钱活动,几乎必然会变本加厉,甚至会成为一些机构“疯狂”掠夺财富的工具。
监管层对这些问题恐怕必须引起重视,把握好衍生品市场开放的尺度,把握好市场准入与监管能力、执法能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否则,过度开放导致的后果,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