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工资机制
从货币工资生成机制来看,进口物价的下降引起一国国内整体价格的下降,推动居民生活费用的下降,从而在名义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导致实际工资上升。更高的实际工资则要求购买更多的商品,而国内生产商面对相对下降的商品价格却无心提供更多的商品,引起了供需缺口的扩大,国家不得不进口更多的商品,而更多的低价进口商品则加剧了这种通货紧缩。
2.货币供应机制
本币升值后,由于货币工资机制的作用,货币供应量相对于实际工资所要求的货币供应量是减少的,更多的本币将被兑换成外汇资产,外汇资产将更多作为国际结算的工具。这也导致了在一定时期内,在货币当局发行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较多的本币兑换成外币,无疑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另外,在外汇市场上,升值后政府在结汇方面支出的本币亦将减少,也会导致本币供应的减少。这种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会使得国内已经发生的通货紧缩雪上加霜。
3.生产成本机制
本币升值,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会导致出口减少,并可能最终恶化该国的贸易收支,使该国总需求水平下降。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的国家,本币升值对国内影响更大,对物价下调所产生的牵引力,有可能关系到我国的整个经济体系。就长期趋势来看,进口原材料价格相对下降,又推动了本国加工企业、或者大量依靠进口进行生产的企业(如宝钢)等的生产成本下降,从而也间接对物价的下调产生牵引力。
4.收入机制
从理论上分析,如果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高,从而本币的升值不得不导致进口总量的增加,同样,外国对本国的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较高,从而本币的升值不得不导致出口的总量减少,本国的收入就会减少,支出就会增加,导致贸易收支的恶化和物价水平的下跌。就我国而言,至少短期内,进口需求增长一直较大,例如2003年,中国出口增长34.6%,而进口则增长了39.9%,进口增长率高于出口增长率3.3个百分点,2004年1-10月,出口4687.2亿美元,增长34.5%,而进口4577.5亿美元,进口增长率高出2.7个百分点。2004年一季度,中国还出现了8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前10月贸易顺差仅109.7亿美元,同比减少26%。如果人民币升值,则可能进一步促进进口的增长。
当一国跨国公司在本国经济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时,本币的升值还将导致本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的收入大幅度减少,这其中也包括本国的出口企业。例如,假定丰田公司在海外的收益为100亿美元,那么若日元相对于美元而言每升值一个单位,则其海外的收益相当于减少了100亿日元。这一系列的作用,也使得本国的收入减少,导致物价水平下降。
5.示范机制
本币升值,使得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上涨,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何新华(2004)的研究表明,人民币升值15%后的第一个季度,我国进口相对价格随即下降15%,而出口相对价格只较相对基准方案上升6.38%[1][1]。对于进口原材料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可归之于生产成本机制。这里要说明的是进口的那些最终消费品,其价格的相对下降,将对同类型产品的价格下调产生较大的牵引力,最终拉动国内消费价格的下调。
6.升值的预期机制
或者说,升值的预期本身引致了物价水平的下跌。一种货币升值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内往往难以逆转。在这种背景下,生产者把升值预期纳入特殊的生产成本,把升值对物价水平可能的负面影响以及长期升值的不确定性也纳入生产函数,进而影响生产的积极性。消费者因本币的升值预期而更多地倾向于持有外币资产,消费也倾向于谨慎。这两方面的作用使得社会总需求相对不足,物价水平趋于下跌。而升值预期形成后,政府往往要采取多种措施抑制本币的升值,这也对物价上涨造成负面影响。这也可以解释,1998年9月开始,日元的短期贬值为什么没有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当然,一国货币对外升值会不会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下跌,并不仅仅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还取决于国内整体经济运行状况、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和人们的预期心理。
(刘建江 摘自《机遇与挑战:中国直面世界金融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月)
[1] 在笔者看来,何新华的模拟方案是假定中国的汇率制度不变,政府能控制汇率波动,没有考虑汇率的超调问题,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