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与利率 中国的CPI与利率决策



(提要:你相信吗?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美国的CPI是4.2%,欧元区为2.4%,英国的是2.2%,中国的只有1.4%。反正我不相信中国的这个数据。当CPI数据被人为压缩之后,“真实利率”也被扭曲了,名义利率的调整也失去了依据。以这样的滥数据做后盾,中国人民银行的官员则可以大言不惭地公告:根据国际惯例,当CPI在2%以下时,中国根本不需要加息。)

 

一、“高盛质疑”的含义

 

                            表1:世界主要国家的CPI

 

 

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美国的CPI是4.2%,欧元区为2.4%,英国的是2.2%,中国的只有1.4%。欧美国家CPI急剧上升的根本原因是油价攀升和房地产价格上升所引起的。中国难道就没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吗?反正我不相信中国的这个数据。

 

不仅是我不相信,人家老外也不相信。2006年初,高盛就中国官方公布的消费数据提出质疑:一是中国官方的消费数据没有显示出中国居民消费形态的快速转变;二是这些消费数据的覆盖面不够全面,数据未包含居民服务性支出。因此,用这些消费数据来判断中国的经济形势容易受误导,如认为居民的消费率占GDP的比重过低、居民的零售消费增长没有周期性等。应该说,“高盛质疑”是在挑中国统计失误的脓包,但是,政府某些部门的人对于别人的批评从来都是“先自我辩护然后悄悄地改进”,因为这事关面子问题。

 

二、国家统计局的辩护词:数据是科学的,群众的感受是错误的

 

果然,为了一个面子,有人在2006年3月30日发表高论,针对高盛的质疑,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CPI的编制方法是科学的,数据也是可靠的。

 

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居民对消费品价格变化感觉与政府部门统计数据存在很大背离,就在于住房是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因此,住房价格上涨不能反映到CPI中。

 

居民为什么会有消费价格上涨的感受?往往是因为有的人将居民生活负担轻重的感受与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相比,将居民收入水平或支出水平的高低与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相比,将不属于CPI统计范围内的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相比,这些都是不科学的。

 

三、中央银行的政策追求

 

按照经济学原理,真实利率高则边际储蓄倾向高,真实利率低则边际储蓄倾向低,由此会引起引致性投资的波动。从真实利率过高到经济衰退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传递员”是储蓄倾向,由于真实利率太高,居民和企业的短期储蓄倾向大大提高,从而使消费需求和企业短期需求大大下降,导致市场疲软。

 

中央银行真正关注的是真实利率,真实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真实利率不断下降甚至为负,将导致资源浪费,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下降,将导致经济陷入通货膨胀的灾难。但是,如果真实利率过高,将导致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严重不足,造成市场疲软、经济滑坡。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真实利率始终是市场也是央行关注的焦点。

 

据此,经济家泰勒提出了一套中央银行调整利率的规则(泰勒规则),1993年,泰勒针对美国的实际数据,提出了短期利率针对通胀率和产出变化调整的准则。泰勒规则启发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如果中央银行采用泰勒规则,货币政策的抉择实际上就具有了一种预承诺机制,从而可以解决货币政策决策的时间不一致问题。按照泰勒规则,美联储所追求的“中性利率”应该是在CPI基础上加2个百分点,就够了。

 

表2:主要国家真实利率水平比较 

 

 

     按照泰勒规则,美联储所追求的“中性利率”应该是在CPI基础上加2个百分点。在这里,英格兰银行显然应该减息,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应该加息。如果按照泰勒规则进行推理,那么美联储所追求的“中性利率”应该是在CPI基础上加2个百分点,也就是在现有的CPI(4.2%)的基础上加2个百分点,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就应该是6.25%。

 

我们知道,欧洲央行对通货膨胀的规定是“接近但低于2.0%”的目标。也就是说,当CPI高于2%时,必须选择加息。英格兰银行,加拿大银行和澳大利亚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规定都是“接近但低于2.0%”的目标。也就是说,当CPI高于2%时,必须选择加息。无论是美联储还是英格兰银行,还是欧洲中央银行,无论它们决定是加息还是减息,都是围绕真实利率展开的。这说明真实利率才是至关重要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指标。一个国家的名义利率不可能长期脱离合理的真实利率(2%左右)。过高则抑制经济增长,过低则导致资源浪费。

 cpi与利率 中国的CPI与利率决策

 

四、用人为压缩的CPI数据指导货币政策决策是危险的

 

官方发言人还说,官方的CPI编制系统从1950年就开始,无论是从经验上来说还是历史数据上来说,都有相当的科学性。

 

什么叫“相当的科学性”?这是一句很不负责任的鬼话和假话。如果统计数字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就是一堆骗人的假数字。

 

面对居民消费结构的急剧改变,面对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成本急剧上升,面对经济信息化、资产泡沫和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等因素对CPI的影响,中国的统计部门是如何反映的?国外又是如何反映的?

 

我们知道,FED早已把能源和其他商品的价格变化纳入决策考虑的范围,FED对于这些市场因素及其对通货膨胀产生的“滞后效应”和“潜在压力”高度关切。尽管如此,还有学者批评FED的决策依据失真:各国普遍以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通胀的标准,按照这种标准,美国的通胀率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内。但由于这一指数没有把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纳入其中,其界定范围已经不适应现行的经济环境了。有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曾多次强调,各国央行应采用新的消费价格指数,并把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也列入其中。如2004年美国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比上一年上升了2.3%,与此同时住房价格却上升了13%。如果在消费物价指数中加进房产价格,并将其权重设定为30%,2004年美国核心消费价格指数的增幅就将从2.3%跃升至5.5%。从目前各国消费价格指数来看,由于没有把房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纳入其内,加上这些资产价格变动与消费价格指数的走势并非同步,这就使得各国实际上是在根据错误的参数信息来做出决策。

 

学者易宪容指出:中国的CPI没有把住房消费纳入其中,在CPI的指数中居住类,不仅所占权重低,而且只包括自有住房、租房、水电费等费用,而根本没有把居民购买住房的消费价格包括其内。近年来民众消费所占的比重最大、价格上涨最快的住房消费支出项目没有包括在CPI中。如2003年一个季度,居住类人均年支出仅700元(人民币)左右,这些费用仅够支付每个家庭的水电费,至于住房消费的物业管理费、购房的住房消费等大项一点都没有包括在CPI中。这几年中国国内经济持续发展最大的动力是个人住房消费,居民消费支出最大的也是住房购买,而价格上涨最快也是住房。而中国的CPI数据的统计思路还基本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

 

然而,中国的统计部门仍然坚持把不同经济体制下的数据进行比较。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制度、经济条件、经济环境,还有居民的消费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变化面前,官方的CPI却无动于衷,继续沿用毫无意义的过去的那一套。

 

当CPI数据被人为压缩之后,“真实利率”也被扭曲了,名义利率的调整也失去了依据。如果实际CPI为4%,目前名义利率为2.25%,如果要维持2%的真实利率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那么就必须将关键利率(名义利率)提高到6%以上。但是,“科学的”官方统计数据告诉大家,目前CPI只有1%,那么,按照这种逻辑,名义利率提高到3%就够了。而且,有这样的滥数据做后盾,中国人民银行的官员则可以大言不惭地公告:根据国际惯例,当CPI在2%以下时,中国根本不需要加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7772.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与朝鲜的历史关系 韩朝关系对中国的影响

原文地址:中国与朝鲜的历史关系作者:十年风景原无异萁子朝鲜疆域范围卫满朝鲜疆域范围汉武帝灭卫满朝鲜后所设立的“汉四郡”,第一次将朝鲜半岛纳入中国版图。朝鲜三国时期,其中的高句丽王国领土一度深入现今中国境内。十六国时期前燕慕

新中国的成就与旧中国的耻辱——李梓杉 旧中国的耻辱

旧中国的耻辱:不平等条约一览表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英国主要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影响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

美国与中国的时差 加拿大与中国的时差

美国与中国的时差中美时差,一般是指北京时间和美国东部时间或西部时间的时差。 美国时区简称:东部(EST/EDT),中部(CST/MDT),山地(MST/MDT),太平洋(PST/PDT),阿拉斯加(AKST/AKDT),夏威夷(HST/HDT) 当美国实行夏时制时,北京时间比美国

声明:《cpi与利率 中国的CPI与利率决策》为网友爱你是一种幸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