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赚钱小窍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赚钱智慧》
3.婚姻"四大收益"--分析收益 春秋战国时代,有位女子要出嫁,母亲就告诉待嫁的女儿说:"到夫家后,要拼命存私房钱,免得有什么万一,将来被休了,生活无所依靠!"女子嫁到夫家后,真的遵循母亲教诲,努力存私房钱,有一天,婆婆发现媳妇存很多私房钱,责怪媳妇掘取夫家钱财,遂令儿子休了媳妇。媳妇却没有任何难过悲伤,回到娘家后,就告诉母亲说:"娘说得对!还好我存了许多私房钱。" 古代尚且如此,现代社会更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社会是追求效益盘算收益的社会。就拿征婚广告来说吧,只要我们稍稍留意一下,男人大都炫耀其身份地位金钱来征婚,而女人则以亮丽温柔体贴作资本。身份地位金钱,说白了就是经济实力,摆开了"买方市场"的架势,亮丽温柔体贴看上去很"软性",其实这里面也包含着巨大的经济"潜价值"。美丽的女人永远是稀缺资源,而稀缺资源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难怪专家们说:拥有金钱哪怕是丑陋的男人,找一个亮丽的女人易如反掌。 那么,人们谈情说爱、喜结连理,究竟图的是哪门子收益呢?马克思作过一番分析,认为爱情迷人的面纱后掩盖的是"生育后代"的目的。其实在现代社会,生育完全可以不必通过婚姻来完成,弄个玻璃管子就行,花钱也不一定多! 有人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婚姻的"四大收益",或许更为确切。 一是可通过劳动分工实现比较利益和递增报酬,比如女主内男主外,或女主外男主内,要比每个人既主内又主外,效率要高。 二是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比如一人工作供养另一人读书,最后共享仕途。 三是可分享家庭共有品,如与子女在一起的天伦之乐。此外还有彼此的知识和智慧,也是可分享的共有品。所以人们常发现,妻子教育程度上升,有助于提高丈夫工资。

四是防灾保险,如生病不至于无人照顾。若问在印度和中国农村,女儿一般远嫁外地,为的是什么?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为了更有效地防范农业歉收的风险。 社会学家潘绥铭教授在最近的一次中国人婚姻状况调查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城镇居民中,男方收入是女方的两倍,性生活最满意,婚姻也最稳定,为何呢?潘教授进一步解释道,夫妻婚姻生活能不能保持稳定,主要是在"交换"价值上能不能保持平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婚姻生活就是"交换",即双方的付出和得到的"交换"。如果有一方付出和得到极不平衡,心理很容易倾斜,久而久之,婚姻就会出现裂痕。 专家指点:在本质上,婚姻就是一种投资行为,值不值得投资,要首先分析收益。结婚是一个双赢方案,因为出于自愿,并且双方受益。结婚的收益,更集中地体现在"规模效应"上--"两个人单独生活要两套厨具,两个人结婚后只需要一套厨具,这就是规模效应。"至于谁结婚受益更大,应该是经济不独立的一方受益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