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拿‘钱不还--股份制的诞生](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74425209085.jpeg)
系列专题:《赚钱小窍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赚钱智慧》
第三章投资赚钱的"法术" 真正的"点石成金"法术来了!你最好赶快打起精神,投资给自己,你就会获得收益。你所要做的,就是细细品味人家是怎么干的…… 1."拿"钱不还--股份制的诞生 这是一个"很傻"的想法--能不能"拿"了别人的钱不还呢?股份制告诉你,是可以的。 股份制是现代市场经济最精妙的组织形式,但是它的诞生却源于一个听起来"很傻"的想法。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来说,人们积累财富的方法最先想到的是依靠自有资本滚雪球发展,肥水不流外人田,什么都想抓在自己家族手里。但慢慢地人们就发现这种做法具有太多的局限性,因为人生短暂,机会转瞬即逝,等到自有资本的积累达到机遇所需要的条件,机会早已不再,经常这样白白错失良机,令人痛心疾首。于是,有更聪明的人就想到了借鸡生蛋,因为他发现机会并不是同时降临每个人的,当自己有了大规模生产经营机会的时候,很多人却连小规模经营的机会都没有,而且有些人还压根儿不愿意也不善于投资,把他们的钱借过来用,然后加上一定的利息还给他,互惠互利,双方都有好处,对社会来讲也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这种做法的规范化操作便是现代银行制度的诞生。 但是,借来的钱总是要还的,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使得企业无法从容安排长期生产经营任务,痛快一阵子,辛苦一辈子,到头来发现自己竟是在为银行、为债权人打工。这时他又不满足了,而倒退回去,自己慢慢滚,那是不可能的,那种日子的苦头更难过。于是,这个人又"傻想"开了:能不能"拿"了别人的钱不还呢? 人是越来越聪明,难道想法却越来越傻了?非也。这个人的聪明过人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因为周围人们的讥讽而放弃这一"傻想",而是认真地对待了这一"傻想",做了深入的分析思考,而这一分析思考的方法则是更进一步的辩证法。他想,人们的心理是复杂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人满足于银行利息,有人却不满足于那种固定的回报,嫌银行利息太少了,有当老板的愿望,想赚更多的钱,也愿意冒更大的风险。"让他们当老板",这个"傻想"的人忽然茅塞顿开,想出了锦囊妙计。把他们的钱都拿过来,大家一起来干,赚了钱大家分,当然,万一赔了,也就大家分担,公平合理,却不用给他们保证利息。而我的钱最多,自然由我说了算,这也是合理的。这样一来不就"拿"了别人的钱干自己的事,可以不用还了?妙,妙,实在是妙! 股份制就这样诞生了。 人的欲望真是无止境的,这个爱好"傻想"的人又不满足了:他嫌白"拿"不还的钱不够多,想开辟更大的"拿"钱市场。他认为,这种最基本意义上的股份制虽然克服了银行制度和依靠自有资本滚雪球发展的弊端和局限性,可以"拿"了别人的钱不还,从容安排长期生产经营任务,但是不想当老板、不愿意长线投资的大有人在,而且人活着总得提防个三长两短什么的,所以必须还要想出一种办法把这些人的钱也能"拿"来不还。他进一步分析开了:因为企业在发展变化之中,人们对企业前景的看法因人而异,不看好的想打退堂鼓,看好的则想中途入股。另一方面,有些人会因为急着用钱想抽回投资,而另一些人却正好这时有闲钱,又想投资。于是,有办法了:就让他们自己调剂余缺去!没准还能从中赚个差价,小发一笔呢!证券市场就这样诞生了。 由此可见,股市的诞生是为了开辟更大的"拿"钱市场! 专家指点:从股票的实际交易中,人们尝到了投机炒作短期获利的甜头,许多人便乐此不疲,迎合了他们喜欢赌博的心理。为了保持尽量公正,后来对证券市场逐步进行规范,发展成了今天这种形式。证券市场的设立和规范使股份制也变得更加精妙了,这就是股份制和股票诞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