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赚钱小窍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赚钱智慧》
8.哪家电视机好--价格歧视 一对夫妇要搬新家了,他们决定换台新的电视机。于是到了家电商场,结果一看,同样29英寸彩电,价格相差很大,有的4000多元,有的2000多元,但很多人买的并不是价格便宜的,而是选择价格高的名牌产品。这个现象让这对夫妇很困惑,于是请教朋友。在他们的朋友中,有几位是家电的内行。据他们讲,国内家电特别是电视产品质量相差不大,用的都是进口显像管。 那为什么人们选择价格高的呢?名牌产品给人信赖感。如果其他产品的质量不如名牌的,这种选择无可厚非,而在产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这种选择显然是不公平的。
![第32节:哪家电视机好--价格歧视](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74525849503.jpeg)
仔细想一下,这一状况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领域都可以见到。清华大学的一般毕业生和其他一般高校的拔尖学生比,其水平不一定高,但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大多选择前者。这种并非由产品质量而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排斥现象,就被称为经济领域的歧视。 人们对电视产品的质量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实践得来的。电视不像日常低值易耗品那样经常更换,购买一台电视通常要用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因此人们无法积累感性经验。居民的购买行为大多受报纸上公布的评比和调查结果影响,如哪种电视销量最大,哪种电视评比第一,哪种电视寿命最长等。 在人才市场上,由于各校的评分标准不同,用人单位很难根据各校提供的学习成绩单对学生进行评估和比较,只能根据社会对毕业学校的认识和统计结果来选择学生。大量统计资料表明,清华大学毕业生平均生产率比其他一般高校高,因此他们只有选择清华的学生。 当歧视扭曲了某些团体的工作努力和人力资本投资激励的时候,它就特别地有害于经济。歧视的损害效果首先表现在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者,他们花费同样的成本,生产出同样质量的产品,却无法按同样的价格卖出去,甚至根本卖不出去。 那么歧视对购买者是否有利呢?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否定的。最为可悲的是绝大多数购买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反而乐此不疲。 商品的歧视迫使被歧视的企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费用去做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企业的成本大大增加。 专家指点: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企业的品牌建立起来了,但它们的成本都追加到了消费者身上,因此那些名牌彩电能卖价更高。一旦成为名牌,自然就有了名牌的价格,也就有了高昂的利润。这就是经济领域的歧视现象导致的名牌战略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