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赚钱小窍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赚钱智慧》
类似的还有前些时候我国出现的"倒牛奶"现象。先是遭奶站拒收的南京奶农纷纷把鲜奶倒掉,而后是成都市的一家乳制品加工企业,因为收购过多,只好把来不及加工的2吨多鲜奶倒入下水道。似乎我们生产的牛奶已经到了"喝不完"的境界。但是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奶制品的年人均消费量不到7公斤,每天平均消费量不足20克。从我国奶品消费量最多的上海市,2006年平均消费量只有26公斤,还不到世界人均130公斤的1/4。在奶制品的供需关系上看,就是按照近年来的高增幅测算,在未来10年内,中国仍是"贫奶国家"。这又该作何解释呢?只能说,这是牛奶生产的地区性、局部性、暂时性的过剩。 对于倒牛奶现象,许多人会问:为什么他们不把牛奶分给那些还喝不上牛奶的人呢?其实,他们把牛奶倒掉,是有一定的经济学道理的。试想,如果他们把牛奶无偿分给了居民,那么,有些人因为获得了牛奶,以后一段时间内,而且即使在以后牛奶供给相对平衡时,也许就不再买牛奶了,无形中降低了牛奶的需求。另外,如果他们现在无偿地得到了牛奶,那么明年呢?那些有"守株待兔"思想的人肯定会等着你的牛奶发生过剩,等着再次喝上"免费的牛奶"。 事实上,关于过剩的解释经济学上有"绝对过剩"和"相对过剩"这两个概念。绝对过剩是指社会生产出来的东西在让所有需要它的人的需求都得到最大的满足之后,还有所剩余。相对过剩是指该种商品的过剩是相对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而言的,是相对于人们的购买能力的过剩。也就是说,社会的供给超过了具有购买能力的人的需求。而与此同时,还存在许多买不起该种商品的人。我们说,绝对过剩是以社会生产力的极度发展为基础的,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而相对过剩则是时常出现的事情。无论是国外的许多发达国家,还是在国内的一些地区,都存在相对过剩的现象。并且相对过剩的发生在一个行业内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专家指点:牛奶的过剩,就属于相对过剩。正如前边所说,相对过剩的商品,从厂商的长远经济利益来说,是不适合免费发送给那些没有购买力的人群的。毕竟,经济规律是"无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