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在北京大学指出目前中国与德国仅仅相差四千亿欧元,也就是五千至六千亿美元。按照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末期,中国经济总量很有可能赶上德国,将达到人均三千美元左右。15年后,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之际,中国将达到人均五千美元左右,总量基本上可以赶上日本。再过30年至35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中国人均将达到一万美元,总量将大致赶上美国。他为一群毕业即失业或到国外就业的天之骄子们描绘了一幅灿烂而遥远的美景,也不禁让人担忧中国统计局的静态分析的可信性。
首先,将中国经济总量与人均收入并列在一起,混淆了中国和德国总量差距和人均收入。实际上,由于人口等因素,中国的人均增长一般低于经济总量增长3个百分点;因此总量增长并不会带来相应的人均增长。即使中国总量赶上德国,欧洲货币联盟的人均水平为20320美元(《国际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局出版),中国达到人均3000美元,与德国差距还很大。日本和美国在2004年的人均收入分别为:34010 美元和35400美元(《国际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局出版),当我国总量超过这两个国家时,人均差距还是很大。
其次,以上讨论存在于其他国家停滞不前,而且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而没有受到世界性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和本国经济危机的苛刻条件下。考虑到近年来进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40%以上,这种假设带有非常理想、非常乐观的乌托邦色彩。
第三,在不考虑能源价格翻番,通货膨胀已经逼近的状况,经济增长的成色明显不足,所以不考虑CPI、PPI因素,对于一个制造业大国夸张经济增长单一指数难免带有片面性。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增长的瓶颈问题困扰,如人口增长、资本运用效率、资源水平、金融体系脆弱性,经济增长带来了更多的是发展的幻觉。
2004年中国人均只有960美元,而世界平均水平为5120美元(《国际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局出版),即使达到10000美元以上,也不过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对大学生们说说小康社会,人人有工作,居者有其屋还是比较现实的实话。
不过从非理性的角度,我们也能理解,统计局的专家们天天沉浸于如此残酷的国际比较中,难以分享中国经济增长面板数据带来的欣快之中,难免产生某种莫名焦虑,就像长期处于沙漠之中跋涉的旅客,期望海市蜃楼带来的愉悦,哪怕就是一瞬间也好,不过这种增长的幻觉最好保留在小范围内,否则建立于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的经济学分析就更令人怀疑了,特别是近期的CPI数据与人们的感觉差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