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智若愚的人生修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人当有高远的理想,壮志凌云、气冲霄汉,正如诸葛亮以"宁静以致远,淡泊而明志"为座右铭一样,人要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在人们看来,壮志凌云和淡泊名利似乎自相矛盾。著名的刘禹锡的《陋室铭》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讲的都是淡泊名利、归隐山林、淡化理想的名篇。但这两点其实并不矛盾,而且还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我们要有更加宽阔的胸怀和更加高远的志向。个人的名利得失比之于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微不足道的。古代先贤尚且可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我们现代人更应有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 "我是一个普通教师,教学平平,工作一般,不够推荐院士条件,我要求把申报材料退回来。"1999年,马祖光得知学校把为自己申报院士的材料寄出后,就十万火急地给中科院发出这样一封信。他的理由是很多比他优秀的学者还没有成为院士,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话发自内心。 2001年,新的院士评审规则要求申报材料必须由申请者本人签字,马祖光却拒绝签字。申报期限最后一天,原校党委书记只好以校党委名义到他家做工作。 "我年纪大了,评院士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应该让年轻的同志评。我一生只求无愧于党就行了。"马祖光还是不同意签字。 "你评院士不是你个人的事,这关系到学校,是校党委作出的决定。你是一名党员,应该服从校党委安排。"李生接着他的话题聊起了学校的党建工作,这激起了马祖光对入党以来的美好回忆:"我这一辈子都服从党组织的安排……"李生赶紧接过话头,"那你再听从一次吧!"

"迂回战术"奏效了。马祖光勉强签了字,半天不吭气。申报后,马祖光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他说:"第一是党的教育和培养,第二是依靠优秀的集体,第三是国内同行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