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如何快速成长和提升业绩: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其实,"做了"与"工作"的区别,也正如人与机器的区别一样。人有目的、有主见、有责任心,人会分析问题,能想方设法达成工作的目标。而机器却是按一下按钮才动一下,也只能按照原先设计的程序进行操作。 然而,遗憾的是,在职场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像机器按钮一样没有主动性和责任心的员工。他们只做上司明确要求他们做的事,像电脑键盘一样去执行,具有很强的"服从性"。 这样的"按扭员工"往往看起来很勤奋,很辛苦,也很守纪律,但他们不能给公司带来任何利益。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误事,因为面对"领导没有布置"的未知环节,他们总要等待上司发出新的指示。一旦出现问题,他们要么停步不前,要么绕开问题做无用功--总是,对问题视而不见。 但是,当受到批评时,"按扭员工"们总是很不满。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认真、很尽职、很忠诚、很服从命令,总是"按公司的政策"办事。 然而,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如果公司的员工像个没有生命的按钮一样,只做老板吩咐的事,只完成上司交待好的工作,这样的公司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明智的老板从来不会雇用"按钮员工",他们所需要的,是能够真正地进入工作状态、独立自主地把事情做好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无论他们的背景、训练或技能如何,他们都能受到公司器重,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迪斯尼公司改编的一首传统歌谣《高飞问丽莎》,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高飞问丽莎,怎么处理一个漏水的桶。丽莎答道:"那就补起来吧!亲爱的高飞。"高飞听了,立即又问:"我用什么来补呢?亲爱的丽莎。我用什么来补呢?" 丽莎对高飞不动脑子的提问,感觉有点不快,但还是耐心地说:"用稻草吧!亲爱的高飞。用稻草吧!" 可是,高飞仍然说,稻草太长。丽莎只好不断地给予高飞指示,而高飞却依然不断地提出各种问题。直到最后,丽莎告诉高飞,去提一点水来,好弄湿一块石头,磨快一把刀,去割断那些太长的稻草。 可高飞还在问:"我用什么来提水呢?亲爱的丽莎。" 丽莎建议高飞用水桶提水,可高飞却说:"可是,我的水桶破了一个洞,亲爱的丽莎,亲爱的丽莎,我的水桶破了一个洞,一个洞。" 高飞的问题又回到了原先的起点。 故事中的高飞,正像现代组织中那些"按钮员工"们一样,他们害怕承担责任,对自己要做的各种工作都不去认真思考,更不会做出任何决定。他们实行"每事必问",事无大小,都要向上司请示该如何做。其实,他们不做决定的原因就是逃避问题,"每事必问"的做法实际上是把问题推给了上司。 然而,如果推脱真的能把问题推掉,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可是,现实往往就像故事中高飞感受到的一样,问题不会在互相推脱中消失,最后还是要落到自己头上。

其实,导致他们遇事推诿、躲避责任、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原因,不是能力低下,也不是缺少忠诚,而是他们没能领悟工作的实质,不懂得职场中人的基本责任在何处。 "按钮员工"总是用"我做了"的思维去看待事情,他们的口头禅是:"我正在做上司派给我的事儿",可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工作,因为问题没有解决。 找到了"按扭员工"的病根,我们就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工作的实质是解决问题,员工的基本责任是解决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认清这个现实,我们就不再对问题抱害怕、回避的态度,不会再像故事里的高飞,很小的一点问题都指望别人帮他解决好。 然而这么说来,工作是否意味着有没完没了的问题、麻烦等待着我们呢?这是否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