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全球500强中之强:世界上最受敬仰的公司》
巴菲特从小便对数字非常迷恋,而且很早便体现出一种投资意识。五岁时就在家中兜售口香糖给小伙伴,稍大后他还带领小伙伴到球场做高尔夫球球童挣小费。可以说,幼年的巴菲特便已经满肚子都是挣钱的主意了。 在父亲当选国会议员后,巴菲特随全家迁往华盛顿。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巴菲特如饥似渴地读着每一本可以搞到手的商业类书籍,钻研着企业财务报表,研究着股票图表。除了关注投资书籍之外,巴菲特还非常具有实践精神,1941年,巴菲特刚刚跨入11岁,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此后,巴菲特对投资的兴趣更强烈了。 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后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这段时间里,巴菲特受格雷厄姆"反对投机,重企业价值分析"学说的影响,开始进行股票价值分析的研究。 1954年,巴菲特前往纽约到恩师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任职。后来,由于格雷厄姆退休后投资公司解散,巴菲特带着他14万美元的红利重返奥马哈,决心大展身手。 后来,在家人的帮助下,巴菲特终于凑足了10万美元,成立了"巴菲特投资有限公司"。创业之初的巴菲特非常努力,而且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连续投资获胜,并且已拥有了五家合伙人公司。他每天都去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升,这些远远低于其营运资本的股票果然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1962-1966年的五年中,他公司的业绩高出了道·琼斯工业指数几十个百分点,而巴菲特本人也在当地的《奥马哈先驱报》上获得"成功的投资人"的荣誉。 1962年,巴菲特及其合伙人开始收购一家濒临倒闭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品公司的股票,并于三年后接管了该公司,这家小企业成为他未来事业的基石。 20世纪70年代初,虽然说美国股市一片萧条,但是,巴菲特却是一直在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后来,他将目光停在了报刊业上,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一样。于是,从1973年开始,他就在股市上蚕食《华盛顿邮报》,并从《华盛顿邮报》董事会里得到了一个位子,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 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对《华盛顿邮报》股票的收购,是巴菲特作为一个出色投资人的杰作之一,而对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认购,则更加体现了他独到的投资眼光。在20世纪70年代末,可口可乐公司的业绩十分清淡,其股票在市场上很低迷。目光敏锐的巴菲特却看到了可口可乐必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于是他抓住机会立即投下巨资。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的股价已足足翻了5倍。 如今,巴菲特已是当今世界具有传奇色彩的证券投资家。他以独特、简明的投资哲学和不熟不做、长期持有、集中投资策略,投资可口可乐、吉列、所罗门兄弟投资银行、通用电气等著名公司股票、可转换债券并取得了辉煌战果。伯克希尔·哈撒韦在巴菲特手中成了最负盛名的控股公司,30多年间股价奇迹般上升了近万倍。正是由于在股票投资方面的杰出表现,巴菲特也被誉为一代"股神"。
![伯克希尔—哈撒韦 第38节:第12章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81265760070.jpeg)
卓越指标 在美国最受敬仰的公司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算得上是一个奇特的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