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全球500强中之强:世界上最受敬仰的公司》
第11章 英特尔公司(Intel) 1968年,英特尔公司成立。 1969年,英特尔公司生产出了双极处理64比特存储芯片。 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 1981年,英特尔与IBM公司合作,8088芯片成为PC机的必备部件,迅速成长。 1993年,英特尔发布奔腾处理器,标志着奔腾时代的来临。 1996年,入选《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美最受敬仰的公司"名单,居第五位。 1997年,入选《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美最受敬仰的公司"名单,居第七位。 2001年,入选《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美最受敬仰的公司"名单,居第八位。 2002年,再度被《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美最受敬仰的公司"之一,居第十位; 被美国《财富》周刊评选为"全球十大最受敬仰的公司"之一,名列第九; 在"2002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上,英特尔公司名列第28位。 2003年,英特尔发布迅驰处理器,继续领跑微处理器市场; 《哈佛商业周刊·中文版》公布"2002年度中国最佳雇主"名单,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名列第八。 2004年,Intel公司推出的64位至强处理器,是英特尔迄今为止推出的最成功的企业级64位服务器产品。 2005年,推出双内核英特尔至强处理器; 推出"欢悦平台"; 英特尔发布全新品牌标识。

传奇故事 当世界进入到21世纪时,信息产业已渗透到每个角落。英特尔公司以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领先的技术,成长为当今世界计算机产业之中当之无愧的巨人,已控制全球90%以上的计算机微处理市场。 英特尔公司是存储芯片的开发者。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英特尔在存储芯片上的不断创新,使计算机产业发生了革命性的演进,一时间,无人争锋。然而,到了80年代,日本公司突然崛起,他们凭借后发优势,以超大的投入和惊人的效率,迅速地吞噬存储芯片的市场份额。 在此情况下,英特尔果断进军微处理芯片,并取得了更为惊人的成就。"英特尔,给世界一颗奔腾的心(芯)",正是英特尔公司成功的写照。 硅谷里诞生的信息领跑者 1968年,三个电子专家诺伊斯、莫尔、格鲁夫从一家名为仙童的半导体公司跳槽出来,开始筹建一家他们自已的公司。三个人一致认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半导体市场是计算机存储器芯片市场。 因此,他们三人决定从事计算机存储器芯片的研究和生产。同时,电子专家莫尔为新公司取名英特尔,这是由"集成电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两个英文字母组合而成的,象征新公司将在集成电路市场上的创新精神。 成立一年后,英特尔公司生产出了第一批产品--双极处理64比特存储芯片。不久,公司又推出256比特的MOS存储器芯片。一个小小的英特尔公司,以它的两种新产品打入了整个计算机存储器市场--这是一个辉煌的开端,而其他的一些公司直到1980年才能生产MOS芯片和双极芯片。 也许人们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英特尔公司在存储器方面占据了垄断地位。可为什么今天人们一提到英特尔公司时,却是因为它的微处理器呢?" 其实,事情是这个样子的。最初,英特尔公司是将研究发展重点放在半导体存储器上。不过,在研发半导体存储器的时候,英特尔还为一些日本客户的桌面型计算机专门设计一些芯片,于是,便在研究过程中发明了后来被称为4004的运算芯片。后来,在与另一家美国公司的合作中,英特尔公司将整个中心处理器的信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结果导致了第一台真正的微处理器8008的原型机的问世。 1981年,IBM公司推出的首批PC机中选用了英特尔公司的8088芯片。本来IBM公司准备采用摩托罗拉或AMD公司的芯片,但是最终阴差阳错,还是由8088芯片承担了这项光荣的使命。这样一来,IBM公司就在不经意间扶植了英特尔公司一把。随着个人电脑(PC)的流行,英特尔的微处理器也开始名扬天下。事后,英特尔公司高度评价了与IBM公司这笔交易的重要性。的确如此,如果没有这笔交易,很可能现在芯片市场是由摩托罗拉和AMD公司一统天下。 其实,英特尔之所以会转到微处理芯片市场上来,除了借助"IBM的东风"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被日本公司的排挤所致。原来,虽然英特尔公司主要依靠生产半导体存储器盈利,可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公司突然崛起,他们凭借后发优势,以超大的投入和惊人的效率,迅速地吞噬存储芯片的市场份额。在此情况下,英特尔无法和日本制造的"高性能、低价位、大规模生产"的产品相抗衡,半导体存储器出现很大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