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全球500强中之强:世界上最受敬仰的公司》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微软公司为全球上百个国家的亿万用户提供了无数超乎人们想象的软件产品,并以自己的企业历程揭示了软件产业内蕴藏的旺盛生命力和巨大商业价值。 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分享一下微软公司成功的秘诀吧。 指标1:制订软件行业的标准 与如今在WINDOWS、OFFICE等软件销售上的垄断不同,微软公司在最初的商业运作中考虑的首先不是暴利,而是建立新的行业标准。为此盖茨甚至不惜使用廉价甚或免费的方式来获得市场份额,以此让更多的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喜欢使用他们的产品,成为市场上的通用标准,从而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可以说,今天软件业的许多游戏规则都是微软自己制定的。

1975年,还在哈佛大学读书的盖茨和他的朋友艾伦在《大众电子学》上读到个人电脑Altair诞生时,他们确信自己可以编写代码,让这台机器成为有用之物。为了编写代码赚钱,他们必须先赢得个人电脑Altair生产商MITS的合同,这意味他们要迅速开发出一种实用的软件产品。 经过努力,他们成功地开发出了这种实用的软件产品并在市场上赢得了很好的声誉,这一事件使得微软公司开始注重开发能在最短的时间受欢迎的产品。当IBM决定进入个人电脑市场,需要软件支持时,微软公司争取到了IBM的订单,获得了大规模的销售量,同时,微软又通过IBM售出自己开发的语言和操作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受到市场的欢迎,培养了大量的习惯性客户,成为了新的个人电脑市场上事实的行业标准。 从此,微软公司便一直在坚持这一战略方针。例如,微软公司在研究为电视机提供一张装有Web浏览器和其他内容的DVD盘时,小组成员认为每张10美元的定价过低了。 "为什么要定更高的价格?"盖茨问。 下属解释说,从他们放进盘里的东西来看,10美元的定价很难赚到钱。 盖茨则严肃地说:"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使Windows CE(微软推出的用以操纵手持计算机设备的操作系统)标准尽可能普及到每个地方,在今后几年里我们可以不赚钱。我们第一次推出MS-DOS的时候也不曾赚钱,如果靠10美元就能打开市场,那么就去做吧。" 这就是微软公司所追求的标准模式,今天,微软在这一方针下已经稳居全球软件巨人的地位。在硅谷,人们称盖茨为"软件业里的撒旦";Word Perfect公司前主管甚至称他为"带你过河,然后吃掉你的狐狸";或许莲花软件创办人卡波尔说得比较中肯:"盖茨代表我们最好或最坏的一面。" 然而,不论盖茨是魔鬼还是天使,微软是新科技的缔造者还是商业规则的破坏者,有一点却毋庸置疑,那就是微软公司正是建立在标准上的软件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