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 罗百吉 文学大家走进黄山头探寻—那一夜陆游为何停泊藕池

 那一夜 罗百吉 文学大家走进黄山头探寻—那一夜陆游为何停泊藕池


     “酒与文化的渊源太深了,我们搞文学创作的,对这些感受更深。”

  6月15日上午,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作协专职副主席王跃文在“百年黄山头文化寻根之旅”启动仪式上表示,这样的文化活动很有意义。

  位于湖北公安藕池镇的黄山头酒厂,建于1913年,至今刚好100年的历史。

  为庆祝百年华诞,寻找黄山头酒悠久的历史文化,由湖北黄山头酒业有限公司、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主办的“百年黄山头文化寻根之旅”从长沙启程,走进孕育黄山头酒的千年古镇藕池镇。

  文学大家走进黄山头

  曾经的藕池酒香留住陆游,如今的藕池酒香依然让人流连忘返。

  王跃文、浮石、许开祯、黄晓阳等著名作家以及其他参加“百年黄山头文化寻根之旅”活动的领导、媒体记者一行20余人,一到藕池镇,就被满眼的荷田、扑鼻而来的酒香吸引住了。

  还没走到车间,远远就闻到粮食发酵的味道,这是黄山头酒生产的源头。

  “全是传统的酿酒工艺,这在许多的酒厂都看不到了。”曾经在酒企工作过10年的许开祯边看边感叹,“传统酿酒工艺酿出的酒更为纯正,太难得了,难得黄山头还保留着这么原汁原味的酿酒方式。”

  “工人师傅会根据时段摘酒,经过检验后,这些原浆酒将分级窖藏。”在蒸酒区域,工作人员热情邀请作家们品尝一下,黄晓阳尝了一口,感叹道:“好喝,这么浓郁醇厚的口感……”

  一路上看看、听听,品品,“文化寻根团”成员纷纷感叹:“以前不了解,原来黄山头酒的品质这么好,还有如此悠久的历史。”随后,大家还参观了黄山头酒的文化陈列室等展馆,并举办了“百年黄山头文化寻根之旅”座谈会。

  各抒己见探寻文化之根

  会上,王跃文、浮石、许开祯、黄晓阳四位作家纷纷表达了自己对黄山头酒悠久历史文化的认识,并各自提出了利于黄山头酒发展的意见。

  他们认为,白酒是与文化结合得最为密切的商品,应该多从文化上面做文章。

  甫一开始,当知道黄山头酒位于湖北后,王跃文就坦言:“以前还以为黄山头是安徽的酒,后来才知道是湖北的酒。”

  王跃文认为,黄山在全世界影响很大,在国内很多人都知道黄山,但太多的人不知道黄山头的酒在湖北,更不知道爱国诗人陆游曾在藕池停泊,饮了黄山头的酒(藕池酒即黄山头酒的前身)。

  在浮石看来,黄山头应围绕自己的千年历史做文章,“藕池酒的千年历史,完全是值得去传播、推广。”

  许开祯、黄晓阳也纷纷同意浮石的观点。许开祯表示:“陆游闻到酒香上岸”这段历史,是值得花巨大的代价去挖掘、推广的。比如:陆游为什么要停下?他停下干了些什么?他上岸后喝了多少酒?

  “有文化的品牌才有生命力。”黄晓阳直言,通过这样的寻根活动,从文化的角度去挖掘、去发现中国白酒文化,他个人也愿意为此尽绵薄之力。

  凯乐科技董事、黄山头酒业执行董事杨克华表示,黄山头酒还将多多向各位文化界的人士请教学习,让黄山头酒与文化结合得更加紧密,走得更远。

  藕池酿酒已有千年

  1170年秋天,陆游带着仆从,由绍兴老家赴夔州(今四川奉节)做知州通判。

  夜色朦胧,陆游一行乘小船逆水而上,不觉来到藕池水面。陆游走出船舱,顿觉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他让船夫将船停好,自己循着酒香找去。

  这大街上卖酒的有十几家,陆游一下子不知买谁家的好。一位白发长者告诉他说:“藕池酒家家都好,你随便买,都一个味道。”陆游不信,一连尝了5家的酒,果真一个味道。

  酒后,陆游诗性大发,于石首县雨中系舟戏作短歌:庚寅去吴西适楚,秋晚孤舟泊江渚,荒林月黑虎欲行,古道人稀鬼相语。鬼语亦如人语悲,楚国繁华非昔时。章华台前小家住,茆屋雨漏秋风吹。悲哉秦人真虎狼,欺侮六国囚侯王。亦知兴废古来有,但恨不见秦先亡。开窗酹汝一杯酒,等为亡国秦更丑。骊山冢破已千年,至今过者无伤怜。

  陆游当年喝的酒就是黄山头的雏形。当然,那时不叫黄山头,而是以地为名,统统称为藕池酒。这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藕池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826.html

更多阅读

泛舟评弹:别了,《那一夜》罗百吉

泛舟评弹:别了,《那一夜》(罗百吉)洹水泛舟《那一夜》(罗百吉)(MV视频截图)昨日,文化部网站发布新闻《公布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提供者将依法查处》,指出“为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监管,

声明:《那一夜 罗百吉 文学大家走进黄山头探寻—那一夜陆游为何停泊藕池》为网友跌倒后爬起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