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世界上最具价值的一根头发丝(1)



系列专题:《打开成功之门:领导的艺术》

  世界上最具价值的一根头发丝

  --杨绵绵抓细节的领导艺术

  海尔的前身隶属于青岛市二轻局家电公司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当年这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亏空147万元,连换三任厂长毫无起色,600名职工人心涣散。1984年,张瑞敏任厂长、杨绵绵任副厂长,使这个处在困境中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从1984到2001年的17年间,海尔保持年均78%的高速稳步增长;2001年实现全球营业额602亿元,是1984年创业时的17000多倍;出口创汇4.2亿美元,在连续两年翻番的基础上同比增长50%;品牌价值评估已达436亿元。

  随着海尔的成长,杨绵绵的名字也渐渐浮出水面,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杨绵绵,1941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63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1984年起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副厂长,是海尔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现任海尔集团总裁。

  从1984年12月至1991年12月,这7年是海尔名牌战略阶段,这一时期杨绵绵分管产品质量。1985年,海尔的厂长张瑞敏从一封来信中发现"瑞雪"牌冰箱有质量问题,当时担任质检科长的韩震东回忆说:"发现冰箱有质量问题源于一个用户的换货,人家不能容忍攒了多年钱才买的冰箱竟有道划痕。换货的结果是发现仓库里共有76台冰箱有毛病。请示厂长怎么办,厂长让大家开会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低价卖给职工当福利。"

  张瑞敏想了想,说:"砸了!"时任副厂长、总工程师的杨绵绵主动配合,于是出现了杨绵绵率领一排人注视着一个年轻人抡起大锤向一台冰箱狠狠砸去的照片。事后,杨绵绵和张瑞敏扣掉了自己当月的工资。这场事件,杨绵绵也是主要的导演者之一,她用一把有形的锤子,砸醒了全体海尔员工的质量意识,砸出了中国企业争创一流的观念。

  杨绵绵说:"1985年的‘砸冰箱‘事件已经成为我们海尔发展历史上的经典案例,在这个事件中,我和张首席扣掉了自己当月的工资。我认为抓质量仅仅有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做艰苦细致的基础工作。"一根头发丝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点。

  在创业初期的日日夜夜里,杨绵绵几乎每天都在用眼睛巡视这个企业,巡视着一条条生产线,巡视着每一个岗位。一次,杨绵绵在分厂检查质量工作,在一台冰箱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根头发丝。她立即召开全体相关人员会议,有的职工说,一根头发丝不会影响冰箱的质量,拿掉就是了,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杨绵绵斩钉截铁地告诉在场的干部职工:"抓质量就是要连一根头发丝也不放过!"并且马上召集所有有关人员开会进行讨论。"我就想通过这件事最终使责任者心服口服,让质量意识渐渐融入每一位员工心中。"

  质量意识的树立实际上是一次重大的观念改革,不是每个人都是张瑞敏,杨绵绵做的就是让海尔的3万人成为3万个张瑞敏。她认为,"只要专心致志咬住自己的目标而且不犹豫、不走神,我看什么都能做好,就像打井一样,打到一半深度可能没有水,这时你转移方向,就可能前功尽弃,而只要你坚持下去,再深挖一下,这口井就能打成"。

 第28节:世界上最具价值的一根头发丝(1)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杨绵绵抓住细节不放松,把创新者张瑞敏的理念散布到海尔的每个角落。"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杨绵绵说,"要想让部下领会集团的思路,我认为自己首先应做出成功的实践,这样才具有带动作用。"杨绵绵总是这样反复说着一句话:"只有到现场才能发现问题,正因为商家对海尔产品很重视,所以我们更应该而且必须把工作做得更好!"

  1992年,已成为中国企业明星的海尔,再次向国际质量管理目标发力--进行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资料和经验可借鉴,当时国内家电行业也没有一家进行过这项认证,哪怕是尝试过。杨绵绵挑头这项根本没有先例的工作,看材料、找问题,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走,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学习、讨论、研究。有时因为没吃透认证的精髓,十几个部门加班搞出来的程序文件只能推倒重来。在度过了许多个伴星陪月的深夜后,杨绵绵终于率领一班人马完成了准备工作。最后认证组完成全部审核,并当场宣布海尔以较高的分数在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通过ISO9001认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8324.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第28节:世界上最具价值的一根头发丝(1)》为网友微笑式悲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