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打开成功之门:领导的艺术》
子张曾向孔子咨询如何当官,孔子回答说:"古代圣明君主要在帽子上挂上垂帘,以遮挡视线;用软物塞住耳朵,以模糊听觉。水如果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人如果太苛察了就不会有朋友。"这是因为苛刻的领导方式必然使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不和睦,领导者容易失去下属的尊重与信任。因此,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不苛察,宽小过",做到大事聪明,小事糊涂,对待下属不要过于精明苛细,对别人的小小过失,要尽量宽恕,这样才能得到部下的拥戴。 领导工作中的误区 作为领导干部,大都希望尽职尽责把工作做好,但由于有些领导者个人素质差强人意、领导艺术不够高超,现实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个别领导者为人过分苛察,总是鸡蛋里挑骨头,喜欢给人找毛病;也有个别领导者不容许下属犯错误,一点小事就揪住不放,大会小会批评,有点问题就小题大作,动辄就要严肃处理,这将严重挫伤下属的工作积极性。结果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在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当中,失去了对工作全局的把握,不仅把所分管的工作搞得一团糟,还失去了下属的尊重与信任,真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辛辛苦苦地干了,上下均不满意,还搞不清错在何处。
![第6节:水至清则无鱼(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83349674338.jpeg)
领导者的沉思 宽容不苛察,是中国人处世之道的精华之一,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遵循之。班超"不苛察,宽小过"赢得了军心民心,任尚过于苛察,最终导致西域各国的叛乱。俗话说人无完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缺点和不足。身为领导干部,如果事无巨细,什么事都要管,什么事都斤斤计较,那么他的精力必将消耗在这些日常的琐事当中,没有时间关心和处理事关工作全局的大事。如果下属犯点小错就"一棍子打死",将扼杀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毛泽东曾经说过,领导者的任务只有两条,就是出主意、用干部。出主意"贵在专谋",就是把主要精力要放在谋划全局上,放在抓中心工作、抓重点环节上;用干部就是要掌握下属的特长、爱好、习性,因人施用,用人所长。领导者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勇于接受批评,不记仇、不争功,不给下属"小鞋穿",要有一颗"公心",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