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打开成功之门:领导的艺术》
人们接受什么样的领导 --陈安之"卖自己"彰显的领导价值 陈安之先生在他的《卖产品不如卖自己》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我在17岁的时候,从事汽车销售的工作。 经理说只要你在两个星期之内,没有卖出两台车子的话,就会被开除。到底谁怕谁啊?我当天下定决心,在老板开除我之前,我主动把他给fire掉! 在那天下午,突然进来了两个黑人。这两个女士看到我们的车子,她说这个款式不好,那个颜色不对,这个种类不对,那个配置不对,这个太贵了,那个太便宜了。我们现场有两百多台车子,都被这两位女士批评得一无是处! 我说:"这两位女士,这样好了,我带你们出去看车子,假如你喜欢看本田,我们就看本田,你喜欢丰田,我们就看丰田。假如你喜欢这些车子的话,我愿意坐下来帮你谈判、杀价。" 结果她们出去看了一两个小时之后回来,她说:"小陈哪,我决定跟你买车子了。"
![第2节:人们接受什么样的领导(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83312924914.jpeg)
我说:"为什么呢?我们车子不太好嘛,你不是这样说吗?" 她说:"陈先生啊,你们车子事实上是不太好,但你的服务态度是蛮好的。" 所以那天,我凭着帮助人的服务态度卖出了第一台车子。 当天,我得到顾客的肯定,得到经理的赞赏,又赚了公司的一些提成,我不好意思辞职,决定第二天再辞职。 第二天,星期六早上,有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儿子,一大早就来看车子。一个小时不到,这个太太决定跟我买车子了。 后来她的先生,把我拉到旁边来,他说:"陈先生哪,事实上,我们今天本来不可能跟你购买车子,你没有看到礼拜六我们起了一大早,9点钟就来到你们车行?我们今天是要来比价格的,哪一家开价最低,我们就跟谁买。" "后来,我太太决定要跟你买,她说即使这个车行比较贵,她也觉得值得,因为她觉得你的服务态度是非常好的!" 第二天我又靠着服务态度卖出了一台车子。 我以前一个月卖不到两台车子,现在两天可以卖两台,真是奇迹!经理看到我,他说:"Steve Chen先生,你一定会成为下一个乔·吉拉德。"所以当天又不好意思辞职。 我连续两天卖了两台车子!没有一台车子我解释过任何的产品项目。所以我觉得顾客买的是你服务的态度以及工作的精神。 后来我在意大利,遇到了世界第一的男式鞋匠,想请教他成功的秘诀。我就问:"你个人从事鞋子的行业大概多久?" 他说:"做了51年。"他儿子现在也在做鞋子,他的爸爸以前就是做鞋子的,罗马的教皇保罗就穿他的鞋子,马来西亚国王也穿他的鞋子。世界名人很多都穿他的鞋子。 我说:"你是如何成为世界第一的?"他说:"成功其实很简单。" "你的头脑千万不要想赚钱。"他说,"你想赚钱,你铁定赚不到钱。" "不要想你要为你自己工作,你必须想要为你的家庭而奋斗,你必须为你的社会而奋斗,你必须为你的国家而奋斗!" 他说:"每次人家都推选我当会长,事实上我根本就不想当领导者。" "告诉你,请你不要想办法成为一个领导者,请你每天想如何去服务别人,帮助别人。当你每天想如何服务别人,帮助别人时,别人自动会推举你成为一个领导者,自动会推荐你,自动会说‘请你来竞选好不好‘?" "领导者的地位不是争取来的,是别人主动把你拥上来的,因为你的焦点都在想如何帮助别人。"这个世界第一的男式鞋匠这样告诉我。 案例蕴含的道理 陈安之卖汽车时,曾经一个月卖不到两台车子,被老板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在两星期之内,没有卖出两台车子的话,就要被开除。可就在面临被开除的时候,他却两天卖出了两台车子。而且没有一台车子他解释过任何的产品项目,完全是靠服务赢得的顾客。为此,陈安之不仅没有被炒鱿鱼,而且靠"卖自己"、靠帮助别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后来成了当今国际上继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之后的第四代励志成功学大师。搞销售要靠服务,那么,做领导呢?同样也要靠服务。你一心一意服务好了,别人就会拥护你,主动把你拥戴上来。邓小平说得好:"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那个世界第一的男式鞋匠那句:"领导者的地位不是争取来的,是别人主动把你拥上来的,因为你的焦点都在想如何帮助别人。"也是这个道理。什么是价值?一般来说,价值是某一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和效用。那么,公众为什么需要领导?他们又会接受什么样的领导?说白了,就是因为他们需要领导并通过领导的对象性活动,从而创造价值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通过领导的服务活动,使自己的困难得到解决。否则,他们凭什么来拥你、选你、追随你?也正因为如此,时下西方各国政府高层领导在力图摆脱政府活动中所遇到的危机时,无不以建立"服务型政府"、回应公众期待、满足公众需要、实现公众利益为旗号。 领导工作中的误区 "请你不要想办法成为一个领导者。请你每天想如何去服务别人,帮助别人,别人自动会推举你成为一个领导者,自动会推荐你,自动会说‘请你来竞选好不好‘?"面对这样的忠告,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的人不以为然。相反,他们一心想的就是如何成为一个领导者,当了低层领导想当中层领导,当了中层领导还想当高层领导。心里总围着一个"官"字打"小九九",并削尖脑袋往上爬。他们想的不是如何去服务别人、帮助别人,而是如何要别人服务自己、帮助自己,好让自己戴上更大的"乌纱帽"。尽管马克思早就提出了"公仆"理论,但仍有不少人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政治上或道德上的说教。在这些人眼里,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一朝掌权,前呼后拥,身价倍增,当官做老爷。这样体现在领导工作中,就只能是摆官谱、耍官威,根本不可能更多地去为老百姓办实事、谋实利,而往往考虑的是个人需要、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以老百姓为自己的工具,以牺牲老百姓利益为代价,单纯谋取小集团利益或一己私利,这就是本末倒置的领导价值观和行动准则,更是领导不正直的表现。实际上,如果一个领导者背离了领导活动的价值预设,背离了社会公众对领导活动的价值期待,他就不可能在自己的行动安排中对公众利益做出充分考量,并在实际的行动中去服务别人、帮助别人,把追随者带到更高的境界中来,这样的领导活动及其领导者的权威最终是要发生动摇的。